原標題:國內最大污水處理廠,接觸消毒池主體完工
楚天都市報3月22日訊3月22日,從國內一次性建成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武漢北湖污水處理廠施工現場傳來喜訊:中鐵上海局建設者們經過兩個多月地不懈努力,順利完成1、2#接觸消毒池主體施工,為2018年底污水處理廠整體完工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世界水日帶來一份特殊的禮物。
自2017年以來,武漢市將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提出了以防洪水、排澇水、治污水、保供水為重點的“四水共治”行動規劃,旨在鞏固完善防洪安全保障體系,提升排水防洪標準和能力,恢復區域水體生機活力,從而打造國內外知名的濱水生態綠城。作為武漢市“四水共治”的重要一環,北湖污水處理廠是沙湖、二郎廟、落步咀和北湖4座污水處理廠合一的新污水處理廠,主要服務沙湖、二郎廟、落步咀及白玉山污水系統約130.35平方公里。近期建設計劃日處理污水80萬噸,遠期達150萬噸,尾水水質按國家一級A標準執行,為國內一次性建成規模最大的污水處理廠。 工程具有現場施工區域大、單體構筑物多、施工工序斜街緊的特點。
據悉,作為該工程的建設者——中鐵上海工程局一直致力于國內水務環保施工,先后承建了國內近100座大型污水處理廠,其中承建的合肥清溪污水廠是國內最大地埋式污水廠,承建的上海白龍港污水廠八座卵形消化池整體規模位居亞洲第一。同時,中鐵上海工程局與武漢這座千湖之城更是結下了深情厚誼,在過去20年里相繼參與了漢西、黃家湖、二郎廟、落步咀、三金潭等武漢市大型污水處理廠施工建設,尤其是承建的武漢三金潭污水處理廠兩座卵形消化池單體規模更是亞洲第一。此次承建北湖污水處理廠,是對中鐵上海局建設者們又一艱巨挑戰,為此,建設者們在施工管理上不斷創新,積極推進智慧型工地建設。針對施工范圍大的特點,引入遠程監控系統,監控范圍覆蓋整個施工現場,建設者們實時了解項目施工情況;針對單體構筑物多的特點,建設者們積極推進BIM技術應用,實現了施工階段的實景建模、工程量計算、進度計劃管理、現場安全管理,其中工程量計算誤差僅在1%以內;針對工序斜街緊的特點,建設者們進入大數據概念,建立起項目過程管理數據庫,實現了人員、機械、物資等實時動態信息自動采集,及時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整合,合理優化現場施工資源配置。通過智慧化工地建設,北湖污水廠工程將成為國內大型污水處理廠現代化施工的典范。
據了解,建成后的北湖污水處理廠,將根據武漢市“四水共治”的有關要求,除了擔負治污排污功能外,還將兼顧排漬功能,能有效抵御該片區50年一遇暴雨的排澇能力。
責編:付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