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雙胞胎孕婦患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醫生及時搶救保住母女三人!
楚天都市報3月8日訊懷孕近35周的武漢雙胞胎孕婦姍姍(化名)昨晚(3月7日)突然見紅,經診斷原來患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還伴有重度凝血功能障礙,情況十分兇險。幸好及時發現,今日(3月8日)凌晨1點,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多學科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下,姍姍經剖腹產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嬰,產后的姍姍被立即轉入重癥醫學科繼續救治,雙胞胎姐妹則在新生兒科接受進一步治療。
姍姍是武漢人,今年28歲,結婚多年一直未能懷孕。去年,她通過試管嬰兒技術順利懷上了一對雙胞胎。今年3月7日晚6點,懷孕近35周的姍姍突然見紅,家人以為是寶寶要提前出生,趕緊將她送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產科醫生胡敏接診后,初步判斷姍姍的“見紅”并不是預產征兆,仔細追問病史發現,姍姍最近一周出現食欲差、下腹脹痛、厭油等癥狀,一直當普通胃炎在治療。這一情況引起胡敏醫生的警惕,她立即邀請婦科蔣艷萍副教授前來會診,并對孕婦血液生化指標進行復查。復查結果顯示,姍姍肝功能高度異常,膽紅素和轉氨酶升高,出現酶膽分離狀況,這是肝臟功能衰竭的征兆;同時還伴有重度凝血功能障礙,這正是姍姍“見紅”的真正原因。經診斷,孕婦不幸患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蔣艷萍介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發生在妊娠晚期的以肝細胞脂肪浸潤、肝功能衰竭和凝血功能障礙為特征的一種罕見的并發癥,雖然其發病率大約為萬分之一,但卻十分兇險,資料統計,該病一旦發生,母嬰病死率高達60%以上。她表示,當時姍姍其實已出現肝、腎等臟器的實質損傷和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如不立即治療,很有可能會繼發急性肝壞死、肝昏迷和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必須立即終止妊娠。
該院醫護人員立即進入緊急備戰狀態,聯系手術室開通綠色通道緊急手術,并通知血庫備血、聯系重癥醫學科、新生兒科制訂救治方案、討論后續治療措施等。昨晚(7日晚)11點34分,姍姍被急送手術室,蔣艷萍副教授與胡敏醫師等聯手通過剖腹產為姍姍誕下一對雙胞胎女嬰。由于早產加上母體肝腎功能受損,兩個寶寶剛出生即陷入兇險,在手術室等待的新生兒科醫生和麻醉科醫生立即對女嬰進行救治,4分鐘后兩個寶寶傳來第一聲啼哭。產后的姍姍被立即轉入重癥醫學科繼續救治,雙胞胎姐妹則在新生兒科接受進一步治療。
蔣艷萍副教授介紹,妊娠急性脂肪肝多發于孕后期,其發病原因尚未知曉,目前對于該疾病也沒有針對性的預防方法。有統計顯示,初產婦、多胎妊娠以及孕婦所孕胎兒為男性時,該病的發病率會增加。所以早發現、早診斷、及時終止妊娠,才是母嬰平安關鍵。她提醒準媽媽,要嚴格規范接受定期產檢,孕晚期如出現持續惡心、厭食及腹痛等癥狀,應立即求助產科專業醫師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