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的林女士(化姓)被“怪病”困擾3年了,每月都有那么十幾天狂吐不止,像“大姨媽”一樣準時。近日,她到醫院就診時才知道每月的嘔吐正是糖尿病引發的并發癥之一“胃輕癱”。36歲的林女士家住后湖,5年前在單位體檢中查出餐后血糖偏高,后來在醫院確診為II型糖尿病,但她覺得沒什么明顯癥狀,又仗著自己年輕,并沒有規范治療,血糖一直控制的不好。患病的第二年,林女士莫名出現嘔吐癥狀,還伴有胃痛,她自以為是吃藥刺激造成的,從此便更加不按時遵照醫囑服藥了。從那以后,林女士的嘔吐竟然像“大姨媽”一樣準時,每個月不定期開始胃部不適,惡心嘔吐,一吐就吐十幾天。
在這3年多的時間里,林女士吃過許多胃藥,但都不管用,慢慢的也就習慣了。一個月前,林女士胃痛嘔吐的癥狀加重了,最難受的時候吃不下一點東西。前日,林女士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就診,胃鏡檢查也沒有發現任何問題,醫生在得知她患有糖尿病后建議她去看看內分泌科。最后,內分泌科張紅梅主任醫師診斷林女士每月準時到來的“怪病”是糖尿病并發癥之一——“糖尿病性胃輕癱”,俗稱“胃癱了”,因為她長期血糖控制不好,造成植物神經系統慢性損傷,胃腸產生自主神經病變,并逐年加重所致。住院之后,張紅梅主任予以控制血糖、營養神經、抑酸護胃、保護胃黏膜、促進胃腸動力及對癥治療后,目前林女士的“姨媽吐”癥狀逐漸緩解。張紅梅主任,“糖尿病胃輕癱”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大多表現為早飽、惡心、發作性嘔吐、腹部不適、腹脹等癥候群,有的患者以為是長年服藥治療把胃刺激壞了,其實并非如此。她提醒,糖尿病是一個累及全身多器官、多系統的慢性疾病,“糖友”們務必在??漆t師的指導下,盡早開始,調整作息,規律飲食,積極鍛煉,科學治療。(劉婧 通訊員 馬遙遙)
健康提醒:
張紅梅主任提醒,除了“糖尿病胃輕癱”,糖尿病患者還有其他一些常見并發癥需要引起注意。
一、糖尿病眼部并發癥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中最重要的表現,是一種具有特異性改變的眼底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并發癥之一。臨床上根據是否出現視網膜新生血管為標志,將沒有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稱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或稱單純型或背景型),而將有視網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稱為增殖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二、糖尿病足
足部是糖尿病這個多系統疾病的一個復雜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圍神經病變與外周血管疾病合并過高的機械壓力,可引起足部軟組織及骨關節系統的破壞與畸形形成,進而引發一系列足部問題,從輕度的神經癥狀到嚴重的潰瘍、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關節病和神經病變性骨折。
三、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目前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僅次于各種腎小球腎炎。由于其存在復雜的代謝紊亂,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的治療更加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