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3月1日,宜昌自貿片區宣布全面開展“多評合一、統一評審”新模式:環評、水土保持等八大類評估,企業無需再經多部門“奔波”,將由自貿區全程“跑腿”,一次受理、集中審批,辦結時限從過去38個工作日壓縮至18個工作日,竣工驗收從57個工作日壓縮至10個工作日。這一“放管服”改革新探索,在全國自貿區范圍內走在前列。
“多評合一、統一評審”是指投資項目報建審批時,由自貿片區管委會統一開展節能、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礦產覆壓、文物保護、地質災害危險性、地震安全性、氣候可行性等8項評估評價,符合功能規劃定位的投資項目不再單獨評價。此外,同時實施“多驗合一”,針對規劃、消防、人防、水利、園林等多部門原先各自獨立開展的專項竣工驗收,由宜昌自貿片區進行整合,一窗受理,集中踏勘,同步驗收,限時統一出具竣工驗收文書。
統一評審,也節約企業投資成本。“多評合一”后,每畝節省交易成本2萬多元。
目前宜昌已有30多家審圖機構、勘察設計單位入住“多審合一”數字平臺,項目設計施工圖首審和復審時限均縮短30%以上。
放管服改革,激發投資熱情。此前,五環歐科、金三峽印務等5個建設項目已開展“多評合一”試點,總投資超過10億元。
(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