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區黃柏河水更清,引來釣客悠閑垂釣。通訊員張國榮
夷陵區深入推進治水還清。通訊員張國榮 攝
夷陵區推進治山還綠,確保森林覆蓋率在70%以上。通訊員張國榮供圖
荊楚網消息(記者曹霓 通訊員袁平 朱永杰)2月27日,宜昌夷陵區召開三級干部會,提出2018年工作目標:經濟社會發展速度要高于“東四縣”平均水平,力保全省縣域經濟第一方陣。三大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區整體脫貧,全面小康指數進度值穩步提升。能耗、地耗、水耗持續下降,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水質斷面監測達標率、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0%以上。
不難看出,“生態治理、綠色發展”始終貫穿于夷陵區工作思路之中。
助推宜昌市人大出臺《宜昌市黃柏河流域保護條例》,“四級河長”經驗獲央視《新聞聯播》頭條推介。在全市率先設立環保警察大隊,全省率先組建環境應急監控指揮中心。設立三峽庫區(夷陵)綠色發展基金,成功創建全省綠色共享磷礦示范區,鐵腕推進污染企業關停并轉,境內長江干線、黃柏河城區段非法碼頭全取締,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全覆蓋,編寫《生態小公民》校本教材,筑牢三峽生態屏障……
2017年,夷陵區交上了一份驕人的“綠色成績單”。
綠色是夷陵的底色,生態是發展的底線。“要高標準推進生態治理,建設美麗家園。”夷陵區委書記王璽瑋在會上發出號召。
2018年,夷陵區將堅持標本兼治、源頭整治,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廁所革命”、精準滅荒、鄉鎮集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全覆蓋、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達標“四大生態工程”為抓手,深入推進治水還清、治山還綠、治霾還藍,實現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推進治水還清,深化“河長制”改革,建立“庫長制”,持續推進57座水庫水質達標整治。
推進治山還綠,統籌推進天然林保護、石漠化綜合治理、三峽后續工程生態屏障區建設,確保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0%以上。加快推進森林公安與環保警察職能整合,嚴厲打擊生態環保違法犯罪行為。
推進治霾還藍,實施氣化鄉鎮工程,開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規劃調整全區垃圾填埋場,完善垃圾收集清運體系,推進城鄉垃圾無害化處理。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力爭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升級環保在線監控設施,關停不達標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