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植樹活動現場 張敏 攝
千人植樹活動現場 張敏 攝
荊楚網消息(記者陳泉 通訊員張敏 熊育劍)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植樹播綠正當其時。2月23日上午,武漢開發區(漢南區)1000名機關干部、企業職工、社會志愿者,來到興城大道泥湖河環境綜合整治綠化工地開展植樹造林活動,以此拉開今年美麗車都建設序幕。
本次義務植樹活動的紗帽河與泥湖河貫穿漢南人口密集區域,河道全長3.45公里。未治理之前的河道黑臭難聞、雜草叢生、淤泥阻塞,成為了附近居民的一塊心病。2017年,武漢開發區啟動總投資近1.5億元的紗帽河、泥湖河及周邊環境生態整治工程。整治工程由凈水工程、防洪排澇工程、生態河道工程、景觀工程及市政道路配套工程五個部分組成,當年就完成紗帽河、泥湖河黑臭水體治理。今年春季,武漢開發區又開始實施園林景觀建設,內容包括綠化栽植、綠道和驛站建設,游步道及觀景平臺、夜景照明、景觀給排水以及其他配套工程。園林景觀總建設面積16.68萬平方米,投資近5000萬元,計劃將紗帽河、泥湖河整治打造成一條具有自凈能力、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河道,一條充滿生機、自然優美的濱河騎行生態廊道。
興城大道泥湖河畔,春意盎然,人頭攢動,一派火熱的植樹場面。大家一邊揮鍬鏟土,填泥扶苗,一邊互致新春祝福。參加活動的干部紛紛表示,新年新氣象,植樹賀新春,其樂融融。共同栽種一片希望,十分有意義!家住廖家堡社區的居民周書林見證了泥湖河的變遷,今天他特意來到植樹現場親手種植了兩棵紅葉石楠。“以前每次經過泥湖河時,散發出的陣陣惡臭不禁讓人掩鼻。去年,經過政府大力整治后,泥湖河變清澈了。不少居民飯后沿著河邊散步。這次河道兩邊栽上樹木后,環境將更加宜人。”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大家共栽下桂花、紫薇、紅葉石楠等2300棵樹苗。據介紹,武漢開發區(漢南區)還將繼續動員企業、社會各界深入推進“綠滿車都”行動計劃,按照每名機關干部植10棵樹的要求,圍繞路邊、水邊、山邊“三邊”提升綠化效果。今年,武漢開發區(漢南區)計劃新增綠地120公頃,新建和續建馬影河岸線景觀工程二期、紗帽江灘二期等7處公園綠地,龍靈山北坡、后官湖大半島等30公里綠道。
2018年,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將聚力實施“車都”“機器人之都”“智能家居之都”“通用航空之都”建設,統籌經濟、城市、民生升級,加快美麗車都建設,推動綠色發展,打造山青水秀的生態環境和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下決心守護青山綠水,動真格留住藍天白云。
今年,開發區將打響“水、林、山、土、田、氣”生態環境治理攻堅戰,安排實施“四水共治”和園林總項目數114個,總投資額74億元,其中今年計劃完成投資43億元,資金投入力度為近年之最。
開發區今年將圍繞保護水資源、發揮水特色、做足水文章,深入推進“四水共治”。加快推進長江、通順河堤整險加固工程,全面完成災后重建項目;實施漢南片區供水管網改造;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速周家河、東湖低排泵站建設;力爭完成湖泊截污,大力推進湖泊水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完善全區污水管網系統,實施紗帽、軍山、黃陵污水處理廠尾水提標和入江工程;加強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全面實施鄉鎮生活污水治理;深入落實“大湖+”戰略,完善沿湯湖文化休閑帶、太子湖體育休閑帶;推動“綠滿車都”行動計劃,大力開展山體修復、山體滅荒;全力推進軍運會園林綠化大提升,全面提速武漢開發區重點保障線路綠化改造提升45公頃;加快推進武漢體育中心及周邊生態景觀提升38.6公頃;保障線路沿線的控規綠地建設23.1公頃;啟動朱家山公園綜合改造工程;強化土壤環境監測能力建設,進一步減少農藥施用量;督促企業穩定達標排放,嚴格工地揚塵管控,力爭空氣優良天數達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