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圖為托馬斯在辦公室。
文/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楊康通訊員孫大麗
正月初二夜,萬家燈火明。在地球另一端,巴西方才晨光初起。“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在位于武漢未來科技城的辦公室里,武漢虹識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托馬斯通過視頻,向位于大洋彼岸的父母送去中國式的新春祝福。
“在我的熏陶下,父母已經了解到不少中國的年俗文化”,托馬斯介紹,他于2014年來到中國,這是第4次留在中國過年,“前幾年我參加過同事的家庭聚會,很熱鬧很溫馨。”
今年春節,托馬斯選擇留在公司值班。“去年,公司事業突飛猛進,同事們通宵達旦加班是常事。春節期間,我希望他們能放松下來,好好陪陪家人。”
在托馬斯的辦公桌上,三面旗幟異常耀眼。“這分別是中國、巴西的國旗,還有公司的旗幟,它們對我都有著非凡的意義”。
在祖國巴西,托馬斯曾有一段創業經歷,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后前往德國深造。2011年,他在意大利參加一個人工智能論壇時,結識了來自中國的芯片專家易開軍。彼時,易開軍正在籌備回武漢開辦一家從事虹膜識別產品研發的高新企業,二人相談甚歡,并一直通過電郵聯系。2014年1月,托馬斯拿到博士學位后,來到中國,與易開軍合作創業。
聽說托馬斯到中國創業,他的不少親友都表示反對,有的甚至潑冷水說:“你不可能成功”。“虹識用實際成績告訴他們,我們成功了。”托馬斯介紹,經過幾年努力,公司自主研發的“虹膜鎖”產品實現了從無到有到量產的跨越,在算法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提升。他本人也入選光谷“3551”人才計劃。
結束與父母的對話后,托馬斯合上筆記本電腦,走出空蕩蕩的辦公樓。園區食堂關門了,他走回園區公寓,從冰箱拿出一塊牛排,簡單加熱后當作晚餐。“中國的發展態勢、廣闊市場和濃厚的創業氛圍,對我有太大的吸引力。在未來,武漢虹識將繼續迎接挑戰,將更多不可能變為可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離開時,托馬斯鄭重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