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郭致遠攝
湖北日報訊(記者羅序文、李光正、通訊員伍丹、付開琦)“領航特色,改革強邦,續寫新篇銘史冊;不忘初心,復興筑夢,勇擔重任立潮頭。”春節在即,年味愈濃,荊州古城墻寅賓門、南紀門、安瀾門、拱極門等9座城門掛上了巨幅大紅春聯,不少人拍照留影。
2月13日,城墻東邊的遠安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碰到從天津回荊州過年的陳莉,她一邊曬太陽遛狗,一邊對著城門上的春聯拍照。陳莉說,紅色春聯掛在古樸發黑的城墻上,感覺很美。在賓陽門,從廣東回荊州過年的王世峰拍攝春聯發朋友圈,不斷刷屏點贊。他說,要讓外地老鄉同樣感受老家的春節氣氛。
通訊員郭致遠攝
“書法家用楚簡篆書寫的春聯,掛上古城門慶賀新春佳節,老百姓喜聞樂見,彰顯了荊州獨特的文化魅力和蓬勃生機。”荊州市文聯主席楊軍介紹,去年底荊州啟動“我為古城寫春聯”活動,征集200多副春聯,專家評選出9副作品,分別掛上荊州9座城門,從小年開始展示,持續到正月十五。
歡樂腰鼓、龜蚌相戲、開門紅秧歌、彩船、舞龍……為慶賀春聯亮相荊州古城門,11日,荊州各民間民俗藝術團體表演了豐富多彩的民俗節目。沙市區中山路街藝術團表演者們說,春聯給古城增添了濃濃年味,他們也獻上荊楚民俗節目,為古城鬧新春。
通訊員郭致遠攝
春節期間,荊州人還可享受多重文化饕餮盛宴。為期一個月的2018年“荊楚燈會”將明月公園裝扮成為光的世界、燈的海洋。楚人崇鳳、尊龍,燈展中以龍、鳳為元素的燈組數量不少。此外,“楚舞蹁躚”“屈原行吟”“問鼎中原”“楚都印象”等多個楚文化主題燈組,讓游客體驗楚文化穿越之旅。
2月10日,關公義園迎春燈展暨財神廟會開園,賞彩燈、逛廟會、看表演、品美食,當晚兩萬多人享受歡樂時光。在江陵縣,荊楚雙江藝術團、陵藝戲曲劇團“送戲曲進村”,為村民表演《楊絆討親》等經典戲曲節目。在荊州區彌市鎮,荊州市首家鄉鎮數字影城趕在春節前開放,3個豪華影廳可供332人同時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