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會君 通訊員 田耘稷
相昕妍終于盼來夢寐以求的春節:今年,爸爸能帶一家人出游了!
女兒高興,44歲的相利民更是輕松。2月8日上午,他打理好負責的車輛,連連感嘆“生活變化大”。
相利民是省直機關綜合執法應急用車保障中心的駕駛員。此前12年,他在一廳局給廳級干部開相對固定的工作用車。
車改后,省直機關大多數廳級干部工作用車取消,通過發放交通補貼解決保障范圍內的公務出行,相利民也改到了省里統一的公車調度平臺上班。
“以前,除了保障領導公務,其他事也得跑。”相利民說,他很少有時間陪女兒,“即便休息也放松不下來,經常是領導一個電話打來,得立馬出去。”
就在記者采訪時,省水利廳幾名干部搭乘省直機關綜合執法應急用車保障中心派出的越野車下鄉了。
“平時,一般公務就搭公交、地鐵等解決,今天下鄉是就河道采砂等進行執法。”一位熊姓干部介紹,他們申請用車兩天,跑武漢市的江夏、漢南和黃石市等幾個地方。
省臺辦秘書處干部程亮也向中心申請過用車。“臺灣周等大型活動需要。”程亮介紹,車改后,省臺辦車輛由12臺減為5臺,同城辦公,大家要么開自己的車,要么搭乘公共交通,或騎共享單車。“車改減少了行政開支,也極大轉變了干部作風。”
應急用車保障中心駕駛員普遍反映,用車人都嚴格執行公務,不會讓他們開車送回家;外出遇到有人塞土特產,也都堅決拒絕。
該中心負責人黃衛東說,現在有十幾個退休省領導,有事就到他們平臺“點車”,費用從他們每月的車貼中扣除。
中心大廳,兩塊電子屏實時滾動。一塊是用車申請信息,顯示中科院病毒所申請2月11日用車一天,訂車情況為“16座考斯特”;一塊是出車信息,以不同色塊顯示用車單位、車牌號、駕駛員、出發地、目的地等。
看到電子屏,黃衛東惦記起外出的駕駛員李青山。他打開電腦,通過信息化調度平臺看到,11時09分,李青山正駕駛車輛行駛至宜都市G59(宜五高速)春山橋東北372米處。“有的山路還有雪,擔心他的安全。”黃衛東說。
用高科技加強監管,去年9月,該中心信息平臺上線。所有車輛,行駛到哪里,什么狀態,一目了然。
快結束采訪時,該中心春節值班表排出來了。看到自己是初一值班,相利民立馬給女兒打了電話:“滑雪、泡溫泉,我們大年初二就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