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年收入80億元!監利毛市的小包子孕育出大產業
楚天都市報2月10日訊“一塊案板,兩根搟面杖,三口之家”,監利毛市匠人將包子家庭作坊打造成了中國面點師之鄉,走出了3萬多名包子技師,成長了一批包子大王。9日上午,湖北(監利)首屆毛市佬面點美食文化節在監利開幕,監利縣被授予“全國面點行業面點師之鄉”榮譽稱號。
監利是一個不主產小麥、不主食小麥的“無麥之地”,那又是如何創造中國面點師之鄉傳奇的呢?中國糧油學會理事長張桂鳳告訴記者,以毛市佬為代表的監利面點師是湖北十大勞務輸出品牌,面點年純收入達到80多億元,在行業起到了標桿和示范作用。
面點文化節開幕式上,還舉行了“包祖雕像”揭幕、祭拜等活動,據傳說,包子、饅頭是諸葛亮在行軍打仗時發明的,于是諸葛亮被尊為包子行業的鼻祖。
包子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監利毛市面點從“一塊案板,兩根搟面杖,三口之家”的包子家庭作坊起步,憑借監利人的勤勞善良的品質,起早貪黑經營夫妻店,如今監利人在全國創造了30多個面點連鎖品牌,已形成“北有狗不理,南有毛市佬”的社會口碑,監利面點成為一塊金字招牌,享譽全國。
深圳市包一派市場總監余同恩介紹,他們公司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市,就開了200多家連鎖包子店。截止目前,在監利縣,以毛市鎮為代表的在外面點從業人員達10萬人,包子饅頭店近3萬家,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面點產業年收入80億元,面點產業逐漸發展成了監利支柱產業之一。
據了解,監利縣政府將支持“毛市佬”面點申報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爭創中華老字號等稱號。每年將安排千萬元資金支持“毛市佬”面點品牌建設。
“‘毛市佬’包子色白面柔、皮薄餡大,價格親民、好吃不貴,既能登上大雅之堂,也極受老百姓喜愛。下一步,我們將圍繞‘創新、提質、整合、上市’的發展思路,不斷放大監利面點文化,持續提升監利面點品牌,全力做強監利面點產業。”監利縣委書記黃鎮強調。
(責編 徐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