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記者馮騁 通訊員趙靜)2月9日,記者從全市城建交通工作會會議上獲悉,2018年武漢市將完成園林綠化投資117.78億元,建設城市綠地780公頃(其中:新建679公頃,改建101公頃),完成精準滅荒2.24萬畝。
2018年,全市園林和林業部門將以迎接軍運會園林綠化大提升為重點,以積極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抓手,大力實施全域增綠提質,讓武漢處處見綠、層層彩化、時時花香,努力建設美麗武漢,打造全國一流的園林城市。
實施軍運會綠化大提升。為了向世界展示最生態、最靚麗的大武漢,將對10條175公里重點保障線路、武漢體育中心、運動員村及周邊生態景觀綠化建設提升,對四環線以內1萬余個高架立柱種植攀爬植物,城市主要道路沿線26.5公里院墻實施立體綠化。全市行道樹補植補栽1.7萬余株,行道樹將建成城市靚麗的風景線。對三環線91公里圍網內充實夾竹桃、木芙蓉、豐花月季等花卉植物,圍網外補種法桐、香樟、欒樹等高大喬木,提升林冠線,形成“繽紛花環、多彩森林”。
推進公園綠地建設。規劃建設長江植物園、校友文化主題公園、校友之窗、著名校友林。新、改、續建戴家湖公園二期、黃家湖、川江池、新月溪、獨山等公園22個,推進城市控規綠地建設,建設街心公園、口袋公園40個,新增公園綠地180公頃,提升“綠容率”。新建環湯遜湖、柴泊湖等綠道項目,推進市域綠道、城市綠道和社區綠道互聯互通,建設綠道108公里。實施大樹濃蔭、雙排行道樹、公交站點和渠化島遮蔭樹等項目建設,不斷提高道路綠化率,打造林蔭示范道路50條50公里。
開展精準滅荒三年行動。堅持適地適樹、成活成林,對黃陂、新洲等6個區2.24萬畝宜林荒山實施精準滅荒。開展東湖高新區、武漢經濟開發區(漢南區)、蔡甸區等7座破損山體1000畝生態修復。建設6個郊野公園,實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撫育、“四旁”植樹和通道綠化,打造武漢生態屏障,增強城市生態承載力。
營造綠色社會氛圍。完善“互聯網+義務植樹”模式,建立15個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基地,提高義務植樹盡責率。推進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工業園區大力實施庭院綠化、垂直綠化、屋頂綠化,創建園林式示范學校25所。持續開展花園家庭評選、惠民送花、公園大課堂、植物導師課等綠化惠民活動,倡導關注自然、保護生態理念,不斷營造愛綠、護綠、植綠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