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軍區人武部組織民兵大練兵。點軍區人武部供圖
點軍區人武部組織民兵進行防暴維穩訓練。點軍區人武部供圖
千里送君去當兵。點軍區人武部供圖
點軍區人武部組織民兵參加元旦長跑活動。點軍區人武部供圖
荊楚網消息(記者 劉靜怡 、實習生 王方昕)(通訊員 何武濤 朱勇 黃宜)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圍繞“強軍興軍”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引領,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
有了正確的發展方向,強軍思想應以怎樣的形式向民兵基層延伸、向社會推廣拓展?國防動員體系又應通過怎樣的方式進一步完善、夯實?湖北省唯一受軍委國防動員部表彰的“基層建設先進旅團級單位”——宜昌市點軍區人武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交出了答卷。
國防教育形式多樣 點軍掀起“全民國防熱”
“天天在家打牌多沒勁,走,到馬大姐農莊看國防雜志去,了解一下最近的國家大事。”昔日的打牌“吆喝聲”如今已變成了朗朗“讀報聲”。不僅是橋邊村如此,點軍區大大小小幾十個村鎮都在悄然改變著。
“一人信不足信,眾人信才能強。”點軍區人武部政委唐耀忠說:“國防教育要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變得摸得見、看的著,才能有效果。”為了讓務農的莊稼人都有機會接觸新知識、新理念,點軍區人武部通過“晨讀偶記”、“每月一談”、“國防講堂”等形式,打造了區、鄉、村、組“四級”宣講傳播平臺,深入開展“跑村活動”和“四學四進家”活動,形成了進村入戶、常態服務的網絡體系,確保理論學習實現村村全覆蓋。
在“眾人學習、眾人參與”的良好國防教育環境下,點軍區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基層武裝部的大家庭中,甚至還有人為了按時參加民兵訓練被人笑稱“傻子”。
這位“傻大哥”名叫李金林,是點軍區聯棚鄉長嶺村的村民,曾在武警四川總隊服兵役三年,自回村創業起就積極參加人武部組織的各項民兵訓練,平日里主要靠著經營泉水村到宜昌的客運專線賺錢養家。
在長嶺村,李金林可是出了名的“勤勞標兵”,風里來雨里去的忙著,都沒見他休息過。可這次,他竟為了不耽誤民兵訓練,倒貼500多元請司機開班車。別人笑他傻,他還挺自豪笑呵呵的說:“損失點錢是小事,盡國防義務才是大事。”
像李金林這樣放下手里的工作,積極配合民兵訓練的不在少數,在他們看來,民兵訓練不是額外的負擔,而是生活的樂趣,是每一個國動人的責任和擔當。
“三年強兵計劃”實戰實操 應急應戰功在平時
宜昌市點軍區地處三峽戰略要地,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美稱,境內重要防衛目標多,自然災害多元易發。點軍區人武部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探索總結出了“沿江以防汛搶險為主、城區以反恐維穩為主、山區以地質災害救援和森林滅火為主、重要防衛目標以安全警戒為主”的編組新模式,將應急應戰力量布局進一步優化。
與此同時,人武部還積極推行“三年強兵計劃”,按層級、全要素、分三年組織對民兵應急、救援、儲備隊伍和人防隊伍開展實戰背景下的比武考核、軍地聯動、掛鉤訓練等輪訓強兵活動,以戰時要求完成各項訓練活動。
去年年底,點軍區在宜昌市組織的百名專武干部比武競賽中,一舉包攬團體總分第一、個人總分第一等多項桂冠。民兵應急隊員向孝文結合自身參訓參演實踐編寫的《民兵防暴動作手冊》,也成為了宜昌市應急維穩的主要教材。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點軍區人武部部長胡文雄說,雖身在和平年代,卻要時刻警醒,日常的訓練必須編訓對接、訓戰一致、人裝合一,這樣遇到突發事件才能在第一時間有效處置。
每逢遇有急難險重任務,點軍區人武部常備常用的獨特力量就得以顯現出來。2016年,面對全省“98+”嚴峻抗洪形勢,點軍區境內普降暴雨,多條河流超警戒水位,8座水庫出現溢洪險情,危機關頭,人武部第一時間出動民兵400余人次,動用裝備360余件,設置警戒區域10多處,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由于點軍區所處的獨特環境位置,民兵平時要擔負著重要戰略目標的安保警戒任務,戰爭時期還要擔負保交護路、保障部隊過境等特殊使命任務。因此,在日常戰備訓練中既要提高應急處突能力,還要強化實戰化水平,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談到點軍區人武部的使命任務時,宜昌軍分區政委李智介紹說。
嚴格把關兵員質量 對“潛規則”堅決說不
征兵工作,是基層人武部每年的工作重點之一。為有效激發全區應征青年的參軍報國熱情,確保兵員質量,連續五年征兵季,點軍區人武部黨委一班人便帶頭向社會公開承諾“當兵不花錢、征兵不收錢”,并建立人大巡視、紀委監管、群眾監督的廉潔征兵機制。可在征兵宣傳過程中,該區橋邊鎮黃家棚村的一戶普通人家卻還是擔心兒子當不上兵,想拿錢“走后門”。
“我兒子楊威從小就想當兵,但我們家文化人少,沒什么關系,第一年報名沒選上,我們心想估計是沒‘打點’的緣故,就揣了兩萬塊錢到人武部疏通關系,沒想到不僅錢沒送出去還被教育了一頓。”聊起當年為讓兒子當兵干的“蠢事”,橋邊鎮黃家棚村的村民王彩萍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為了打消楊威家人的顧慮,時任點軍區人武部部長的唐耀忠還專程上門解釋:“去年不讓楊威走是因為年齡小,今年體檢政審雙合格,不僅要走,我們還要把他送到駐港部隊當精兵”。
如今,楊威已在部隊學了技術、當了班長,還被聘為點軍區“征兵形象大使”,以自身的成長經歷,激勵青年學子參軍入伍、建功軍營。他的父親逢人便講“當兵要走正道,進步要走正步,找門路沒出路。”
“人武部處于軍地結合部,是社會了解軍隊的‘窗口’,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關乎軍隊的形象、軍人的樣子,不能有半點含糊、絲毫懈怠。”人武部副部長黃宜說,這是黨委一班人認定的一個理。在區各級部門的支持與配合下,點軍區人武部成為宜昌市通報表彰的“五率”總評、大學生征集數和無退兵三項全優單位,被湖北省政府、省軍區表彰為“征兵工作先進單位”,實現了連續30年無責任退兵的目標。
“強國防、興武裝”,湖北省宜昌市點軍區人武部,帶領著這方土地上的6個基層武裝部,12名專武干部,9000多名現有民兵,把強軍思想傳播到千家萬戶,將主責主業扛在肩上,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基礎上用苦干實干匯聚出了全民國防的“點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