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胡瓊瑤、通訊員馬愛林)2月5日從湖北省水產局獲悉,農業部近日公布首批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名單,我省四家基地入圍,分別是潛江市萊克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監利福娃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潛江華山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京山縣盛老漢國家級稻稻漁種養示范區,總面積達到39900畝,示范區數量和面積均居全國第一。
據介紹,從今年開始,農業部將用3年時間創建100個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區,力爭將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到3000萬畝以上。此次全國共評選首批33個示范區,評選標準為在稻漁綜合種養方面有成熟的技術、專業的團隊、創新的亮點、完整的產業鏈條、良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省水產局局長李水彬說,稻漁綜合種養是2000年以后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稻田養殖技術模式,充分利用生物共生原理,種植和養殖相互促進,在保證水稻不減產的前提下,能顯著增加稻田綜合效益。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稻漁綜合種養發展,在政策推動和技術研發示范帶動上開展了大量工作,各地也積極實踐和探索,稻漁綜合種養規模和技術發展迅猛。
起源于我省潛江的“蝦稻共作”生態種養模式,是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目前全省“蝦稻共作”面積410多萬畝,畝平均收益3000元左右,是單一水稻種植效益的3至4倍。去年全國稻漁綜合種養現場會在潛江召開,農業部對我省稻漁綜合種養給予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