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上透露,2018年,湖北交通運輸計劃完成850億元投資,力爭完成900億元。
力爭年內已建在建高速公路突破7800公里,建設一級公路560公里、二級公路830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1萬公里。
加快推進公路安防“455”工程,全面完成普通國省道安全隱患路段、縣鄉道急彎陡坡、臨水臨崖、事故多發路段和通客運班車村道的公路安防工程建設,確保完成2萬公里任務。
加快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整體推進長江645工程。加快漢口客運中心、東津公鐵換乘中心、武漢物流交易所、白洋物流園等項目建設。
2018打好“四大攻堅戰”
打好高速公路建設攻堅戰。完成新改擴建高速公路1250公里,力爭175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7500公里,力爭8000公里,基本建成“9縱5橫3環”骨架公路網,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
打好干線公路攻堅戰。全省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突破36000公里、力爭40000公里,全面實現縣縣通一級、鄉鎮通二級,國省道二級及以上公路里程達到80%以上。
打好“四好農村路”建設攻堅戰。對3萬公里通客運班車的鄉村道進行提檔升級,完成通組公路建設任務,實現農村物流體系全覆蓋,確保“455”工程“四年任務、三年完成”,力爭兩年完成。
打好水運發展攻堅戰。實現全省三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里程突破2000公里,港口年吞吐能力突破4億噸,集裝箱年通過能力突破500萬標箱,全面建成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
交通強省總目標
到2020年,建成“祖國立交橋”,為實現交通強省目標奠定基礎。
到2035年,進入全國交通強省行列,交通基礎設施擁有量、客貨運輸及周轉量、交通科技水平、交通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到本世紀中葉,進入全國交通強省前列,交通運輸發展各項指標在全國處于先進水平。
武漢
高鐵、機場、過江通道、軌道交通都有新動態
精準發力補短板重點工程
近日,武漢市出臺精準發力補短板十二大重點工程實施方案,其中就包含了不少交通項目。
積極推動規劃建設武漢至杭州高鐵,爭取沿江高鐵、武漢至福州、武漢至青島、武漢至貴陽高鐵納入國家相關規劃,2019年開工建設武西客專武漢直通線項目(含新漢陽站)。
加快武漢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全面完成武漢天河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展機場四期和第三跑道規劃研究。加快通用航空發展,全面建成漢南、蔡甸等通用機場。
建成三陽路過江通道和楊泗港長江大橋等2座過江通道。
加快軌道交通建設,啟動第四輪軌道交通建設規劃項目,力爭每年開工2條線路。建成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有軌電車T1.T2示范線一期、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有軌電車示范線項目。
宜昌
三年打造交通強市
(宜昌三峽機場)
2018年宜昌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提出了三年發展目標和2018年重點工作。
三年發展總目標
確保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0億元,全面實現“縣縣通高速,鄉鄉通二級路”目標。
不斷提升農村通行條件和服務形象,助力交通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確保三峽樞紐港“一城一港一主體”格局基本形成,力爭實現通過能力、吞吐量“雙億噸”目標。
確保縣縣建有二級及以上客運站,城際、縣鄉公交化運營率達到100%。
全面建成國家公交都市,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60%。
加快建設鄭渝高鐵、遠當鐵路、翻壩鐵路,力爭全市鐵路通車里程突破500公里,年發送旅客量1500萬人次。
扎實推進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工作,達到4E級機場標準,旅客吞吐量達到500萬人次。
以“互聯網+放管服”為重點,全力打造服務型交通。
2018年七方面重點工作
一是突出長江大保護,繼續保持打擊非法碼頭的高壓態勢,推進運輸裝備專業化標準化清潔化改造,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生態保護。
二是突出項目建設,構建高速公路輻射互通工程,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啟動公路形象提升工程。
三是突出民生交通,助推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公交優先、城鄉客運一體化,加快水上綠色服務區建設。
四是突出市場培育,加快推進綠色港口一體化,培優做強市場主體,加強新經濟新業態下交通運輸秩序監管。
五是突出改革創新,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深化行業改革,運用大數據推進行業創新。
六是突出齊抓共管,全力加快農村公路安防工程建設,深化平安交通建設,強化安全綜合治理。
七是突出強基固本,以零容忍態度嚴肅查處各類違規違紀問題,鍛造交通人新時代新氣象。
黃石
“大路網”助推“大交通”
(棋盤長江公路大橋效果圖)
2018年著力構建“大路網”
一是以開工和推進建設152公里高速公路重點,推進武穴和棋盤長江公路大橋、武漢至南昌高速公路及黃咸高速東段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密高速公路網絡,打通物流大通道。
二是打造“半小時交通圈”為目標,按照“全域交通一體休”要求,以G316軍墾至金山店段、S315河金線、S349棋保線、S357木龍線、S203沿江大道、S412大田至三溪段、S239梅嘴至金山店段等國省道改造為重點,推進普通公路干線改造,建設一級、二級公路60公里,全力打造暢安舒美干線公路線。
三是以打造產業路、旅游路、扶貧路為目標,加大“四好農村路”建設督辦力度,建成精準扶貧農村公路200公里。推進農村公路養護規范化、標準化、常態化,探索農村公路路政管理模式。
“十三五”時期建設重點
黃石市將建成或開建棋盤洲、武穴兩座長江大橋、武漢至南昌高速黃石段等6條高速公路177公里,全市高速公路里程達到350公里,建成以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為核心的環大冶湖生態新區106公里高速環線;建成以武穴、鄂東長江公路大橋為控制點的214公里黃石市域高速環線。
建設黃石至陽新、沿江公路等14條一級公路500公里,新建2條疏港公路(省道203、省道315),謀劃與鄂州順豐物流基地的對接,實現內外交通快速暢通;疏浚升級富水、大冶湖航道89公里,打造內河高等級航道網。建成武九客專、新港鐵路支線,啟動新港鐵路向富池沿江延伸項目。
到“十三五”末,實現市縣、縣鄉半小時互聯快速直達,縣鄉15分鐘上高速公路;實現黃石與鄂東、皖西等周邊城市半小時城鐵快速互通,2小時達到周邊省會城市,與上海、廣東、北京、重慶等國家中心城市高速直達,江海直達更加便捷順暢,為黃石實現全域一體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十堰
謀劃一大波新項目
(十巫高速)
今年交通建設投資完成135.87億
2018年全市交通運輸系統要圍繞交通建設投資完成135.87億元。其中公路項目投資116.03億元,水路項目投資5.02億元,客運站場項目投資8.41億元;物流項目投資6.41億元。
2018年重點抓7方面工作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切實增強交通引領發展能力。力爭十巫高速竹山溢水至竹溪鄂陜界段、鄖陽區至鄖西一級公路、十堰至房縣一級公路等項目進入“十三五”規劃,提前開展福銀高速十堰段改擴建工程及房神高速規劃論證,確保2018年“十三五”規劃內95%的項目完成前期工作,力爭“十三五”規劃調整項目全部啟動前期工作。
二是強化項目支撐,加快重點交通項目建設。力爭十巫高速鄖西至鮑峽段開工建設,推進濱江新區至武當山一級公路丹江段、武當山段和鄖陽區段開工建設,確保G209十堰城區埡子至大川一級公路、高鐵十堰北站廣場二期工程等項目開工建設。
三是圍繞補齊短板,不斷完善綜合交通網絡。新開工S306鄖西六郎至大壩口段改擴建工程、鄖西縣湖北口客運站等項目,計劃新改建縣鄉公路100公里、農村公路1100公里。全面完成水毀公路災后恢復重建項目。
四是深化改革攻堅,全面提升行業治理能力。以市場化為導向分類推動公路養護改革,深入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繼續推進省級公交示范城市創建,促進出租汽車行業改革政策落地見效,大力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著力加快法治交通建設。
五是突出生態優先,全面建設綠色交通體系。實施公路景觀提升工程、生態修復工程,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加快綠色水運建設。
六是堅持民生為本,著力推動交通脫貧攻堅。引導各縣市區積極爭創“四好農村路”,突出抓好老舊公路、通村公路及較大自然村公路連通工程,加快產業路、旅游路等特色公路建設,積極推廣多業融合發展的物流運營模式。
七是堅持安全發展,深入推進平安交通建設。制定安全生產權利清單和責任清單,健全“平安交通”建設考核評價制度,建立安全生產倒逼機制和優勝劣汰機制,繼續推進病危橋處置、渡口改造、公路防護工程建設,重點做好重要時段和敏感時期的安全維穩工作。
荊門
公路、站場、物流都有新動態
(棗潛高速公路荊門段)
今年完成交通建設投資52億元
2018年,全市計劃完成交通建設投資52億元,比2017年計劃投資增長15.6%,其中,高速公路17億元,普通公路30.6億元,站場項目0.8億元,物流項目3.6億元。
今年有這些重點任務
高速公路方面棗潛高速公路計劃完成荊門南段路基和荊門北段路基及橋涵工程,預計2020年建成通車。
一級公路方面力爭439省道江山至石牌段、348國道沙洋城區繞城段、347國道東寶段、347國道鐘祥漢江公路二橋等4個項目建成通車;加快建設207國道團林至磚橋段和桃園至子陵段、347國道鐘祥段、347國道京山段、342省道沙洋至五里段等4個續建項目;開工建設348國道沙洋漢江公路二橋、482省道鐘祥豐樂漢江公路大橋、234國道鐘祥城區繞城段、棗潛高速公路鐘祥連接線等4個新建項目。
二級公路方面力爭266省道鐘祥文集至石牌段、262省道京山仁和至曹武段2個項目建成通車;加快建設223省道沙洋沈集至橋河段、482省道鐘祥市豐樂至北新集段2個續建項目;開工建設327省道京山三陽至鐘祥客店段、438省道荊門仙居至宜城劉候公路東寶段2個新建項目。
農村公路方面完成縣鄉道改造50公里、村級公路500公里、農村公路橋梁500延米。農村公路“455”安防工程按照“4年任務2年完成”的目標集中力量攻堅,2018年完成剩余1052公里任務,保障農村群眾安全出行。
站場項目方面確保荊門城區南、北客運站2個項目完成建設并投入營運。加快推進鐘祥市公鐵換乘中心建設。
物流項目方面力爭荊門市騰飛達物流園、傳化公路港2個項目完成建設并投入營運;加快推進荊門市通旺達綜合物流園、沙洋新港物流園和荊鐵佳洲物流園3個續建項目建設。
鄂州
機場、地鐵、高速都有新動態
(武漢地鐵11號線規劃葛店段)
今年重點推進實施“五大工程”
航空都市區交通大通道工程,主要包括S203鄂州段(機場快速通道)改造、燕磯星豐碼頭二期、五丈港錨地、機場航油碼頭及機場高速項目前期等工程。
武鄂協同發展交通對接工程,主要包括鄂咸高速、武陽高速鄂州段建設及葛店開發區人民西路、紅蓮湖新區高新四路、新城大道與武漢未來三路等東湖高新開發區道路對接改造工程、地鐵11號線建設。
多式聯運示范工程,主要包括武漢新港三江港公鐵水聯運樞紐、鄂州葛店寶灣物流中心建設等工程。
平安交通工程,主要包括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455”工程、公路超限運輸治理、交通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兩客一危”車輛4G監控建設等。
民生綠色交通工程,主要包括公交都市、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區、梁子湖綠色航運示范區、長江非法碼頭整治及規范網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等。
遠期目標:全球物流供應鏈最頂端
展望遠期目標,鄂州市將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航空大都市為統領,重點依托鄂州機場,加強頂層規劃設計,構建無縫對接,鐵水公空多式聯運體系,把鄂州打造成為航空物流樞紐和全球綜合交通運輸的重要節點,力爭站上全球交通運輸物流供應鏈的最頂端。
看到這里
是不是覺得全省高速都要開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