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近年來,我省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圖為駱駝集團華中蓄電池有限公司機器人在生產高能蓄電池,產品出口英國、澳大利亞等24個國家和地區。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鴻通訊員 阮班明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志兵
一起讀報告
我省地區生產總值中,民營經濟占比達55.1%。
民企活力夠不夠、動能足不足,直接關系全省經濟健康發展。
如何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使民營經濟快馬加鞭、再上新臺階?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
“確保民企民資享受公平待遇”——
報告提神鼓勁,激發民營企業活力
完善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堅決破除各種歧視性限制和隱性障礙,確保民企民資享受公平待遇……
足足149字!省政協委員、奧山集團董事長鄔劍剛把政府工作報告翻到第17頁,“這里用了一整段,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對于未來我充滿信心。”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讀了報告,很提神很鼓勁,心里熱乎乎的!”會場內外,暖意融融。
“這是個偉大的時代,各種機遇疊加的時代。民營企業要抓住歷史性機遇,加快轉型發展。”省政協委員、武漢貓人服飾公司董事長游林語氣激昂。
省政協委員、武漢錦繡長江實業集團董事長何明東,2005年就來到湖北創業,他對扎根湖北加快發展充滿信心,“我堅定看好正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大武漢,未來之城潛力無窮、機遇無限。”
卓爾控股是眾邦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支持湖北銀行、眾邦銀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健康發展。”這一句話,使省政協委員、卓爾文旅集團董事長方黎笑言“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
“要實現今年7.5%的增長目標,作為‘半壁江山’的民營企業,要樹信心、挑重擔、扛大梁、作貢獻。”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黨組書記王兆民說。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親清政商關系是最核心的營商環境
優化環境,永不止步。
去年,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大力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對企業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設置顯性或隱性門檻,妨礙、影響民營企業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的行業和領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堅持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也被寫入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
1月26日,省人大代表、黃石市副市長李麗收到信息,去年12月24日舉行的黃石磁湖國際馬拉松賽,獲2017年度中國田協銀牌、特色賽事稱號。
李麗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籌辦賽事時,市委、市政府決定,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面向全國招投標。
激烈競爭中,廣東一家體育公司以150萬元中標。憑借成熟的運營模式,短短3個月就完成籌備工作,成功舉辦1.3萬人參與的馬拉松賽事。“放手讓企業組織賽事。政府做什么呢?提供城市管理、安全保障、醫藥衛生等公共服務。”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讓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有公平感、在合法經營中有安全感、在社會生活中有尊嚴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讓制度環境更公開透明、公平規范,政府職能部門的職責邊界更清晰,也有利于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構建。”省人大代表、嘉魚縣科技局局長楊潔說。
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是最核心的營商環境。去年9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構建新型政商關系的意見》。
省政協委員、襄陽市工商聯主席蒙世遠建議,各級黨政干部帶頭,建立聯系企業家、商會的制度,主動與企業家交朋友、強服務。營造尊重和愛護民營企業家的良好氛圍,清清爽爽、“清”上加“親”,讓民營企業放手發展、放心發展。
“不斷提升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提檔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
向強省奮進中,民營經濟如何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不斷提升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上市公司數量,一定程度反映一個地區的企業質量。“湖北企業上市數量與沿海地區差距明顯,亟待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完善資本市場,解決民營企業融資中的突出問題。”何明東說。
何明東是湖北省浙江企業聯合會會長,該會網絡會員達1.16萬家。他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很多振奮人心的目標舉措,關鍵是落實落地落細。要解放思想,借鑒浙江等發達地區經驗完善的服務體系,對重點培育扶持的產業政策項目化、透明化,并轉化為企業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高質量發展,對于引導生產要素、優質資源的有效合理分配提出了更高要求。再多的資金,再多的項目,都比不上培育和保護市場創新活力、大眾創業機制、健康產業體系。”省政協委員、田野集團總經理周志專認為,振興實體經濟的一個關鍵是品牌戰略,需要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加強鼓勵引導,讓湖北民企更多的品牌叫響全國、走向世界。
創新驅動,基礎在縣域,活力在縣域,難點也在縣域。縣域民營經濟如何提檔升級、增加含金量?“到沿海招商,對方一問有沒有大學,二問有沒有創業基金,這恰恰是制約縣域發展的兩大瓶頸。”楊潔建議,省政府辦公廳此前印發了《關于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應盡快出臺實施細則,激勵人才向縣域集聚,完善縣域創新載體,加大科技成果向縣域轉化。要引導、支持中小民企從事專業化生產和特色經營,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讓新經濟新動能在全省形成鋪天蓋地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