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層代表委員群像素描:一線領頭雁 更篤凌云志
圖為:周愛萍,省政協委員,云夢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
周愛萍
醫者仁心
切盼醫療惠民生
●她關注
我關注加快實施分級診療制度。
不少患者不信任基層醫療機構的專業水平,也不知道哪些病可以在基層治療、哪些病需要去大醫院。建議從報銷制度上著手,可以在基層解決的小病,到大醫院治療的報銷比例適當降低,將大部分小病解決在基層。將幾種發病率較高的大病,單獨設置較高的報銷比例,讓基層群眾不再為大病發愁。
人物故事
省政協委員周愛萍,今年53歲,是云夢縣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1984年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婦產科工作。
30多年來,她見證了縣醫院婦產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過程,“剛開始只有5個人,現在已經有50人了,我們醫院的發展也折射出30年來基層醫療機構的快速發展,我為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感到由衷高興。”
1月22日來到武漢之前,她上臺連續做了2天手術。周愛萍坦言,婦產科醫生的忙碌程度僅次于兒科,但手術危險程度卻相當高。
周愛萍記不起有多少次在大半夜被喊起來做手術,印象最深的一次她還歷歷在目。
“2014年,一名孕婦獨自坐火車回四川老家,在車上突然發作,中途停車送到了這里。經診斷,是宮外孕,需要立即做手術。”周愛萍當機立斷,要助手將孕婦抬上手術臺,“腹腔大出血,輸血20多個單位,相當于給她全身換血。”
還有更復雜的情況,“孕婦說自己沒錢,我們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先救人;孕婦獨自一人,手術同意書沒人簽,我們三個醫生輪流給她的丈夫打電話發短信,他才同意手術。”周愛萍說,手術做到凌晨4時,終于將這名孕婦搶救過來。
成為省政協委員,周愛萍感到重任在肩,“基層醫療結構發展速度很快,但與人民群眾的需求還有很大差距,我會認真履職,提出好的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