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圖為:與會代表、委員認真聽取政府工作報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張朋 倪娜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廖志慧
2017年,湖北經濟航船穩健前行,7.8%的經濟增速,見證了拼搏奮進、精準發力的不凡作為。
動力轉換更快、發展效益更好、生態環境更美、營商環境更優,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強……2017年經濟總量躍上3.65萬億元的湖北,顯現出經濟發展質量更好、結構更優的新氣象。
2018年,在“高質量發展”這根主線下,7.5%的經濟增速引發代表委員熱議。
主動下調經濟增長目標,意味著什么?會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下調目標很實在——
符合預期 符合實際 符合需要
“7.5%的經濟增長目標,符合預期、符合實際、符合需要。”省政協委員、武漢大學教授鄒薇認為。
她說,從全國來看,經濟增長的合理區間在6%至7%之間。湖北的潛在增長率在7%至8%之間,符合預期。
同時,7.5%的經濟增速符合實際。“從高速度增長到高質量發展,我們要為經濟轉型發展留出空間。”鄒薇說,我省資源要素面臨硬約束,勞動力、土地等要素趨緊;還面臨著去產能、環保高要求等硬任務,“這些都需要我們預留空間。”
此外,確定這樣的增速是符合需要的。去年,我省GDP增速7.8%,就業彈性和財政收入彈性都有所提升。“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才能做到投資有回報、產品有市場、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鄒薇說。
對于這個目標,代表委員普遍認為務實、科學。
“這體現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新發展理念的決心和信心;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務實的精神、作風和擔當。”省人大代表、公安縣縣長楊運春認為,目標科學、實事求是。
省人大代表、宜昌市夷陵區區長王平昌認為,7.5%的目標符合中央精神、湖北實際和發展規律,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總原則、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和高質量發展的總要求。
省人大代表、湖北機場集團公司總經理周學云認為,務實準確地確定經濟發展預期,體現了新發展理念的本質要求,也是實現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的必然選擇。
實現目標有信心——
有基礎 有條件 有支撐
省政協委員、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認為,實現7.5%的目標,我省有基礎、有條件、有支撐。
支撐來自于新機遇——
在王平昌看來,新機遇是關停沿江一公里化工企業后,“騰籠換鳥”的轉型機遇。在綠色發展的指揮棒下,夷陵區將新的發展空間留給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
支撐來自于新動能——
省人大代表、東風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焊裝設備車間銑工主任師劉軍榮認為,新動能來自于產業改造升級。隨著汽車制造智能化、柔性化的生產要求,該公司的焊接機器人生產線供不應求,年產值從過去的5000萬元提升至去年的4.5億元。“2020年,年產值力爭達到8億元。”
“新產能上來了。”葉青說,2018年底,國家存儲器項目一期將投產,將實現中國集成電路存儲芯片產業規模化發展“零”的突破;京東方、曲面顯示屏等新項目投產后,都將為我省產業發展注入新內涵。
支撐來自于新優勢——
“過去,是區位、產業、科教優勢,現在還要加上改革優勢。”葉青說,武漢爭當全國全面深化改革排頭兵,十幾條改革經驗走在全國前列。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武漢的科教優勢正加速轉化為生產力。
滿懷信心,但又不能掉以輕心。
“實現7.5%的目標,需要在區域發展和增長動能上下大功夫。”鄒薇建議,我省區域發展不平衡,GDP2000億元至3000億元地區“斷檔”,下一步要在突破千億元的地區中“填空”,實現“頭雁”帶領的雁陣式發展。要大力推進高新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不僅能在短期內讓經濟穩增長,長期來看也能告別吃“資源飯”。
圍繞目標新作為——
堅定不移推進高質量發展
“7.5%是一個底線指標。”楊運春表示,今后的工作中,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更加重視高質量發展,讓經濟發展的“含金量”更足。
周學云說,在新形勢下,要把推進高質量發展作為制定目標計劃和工作舉措的前提,在實際工作中,努力實現發展動能的轉化、發展模式的優化,使經濟在質的大幅度提升中實現量的更有效增長。
新經濟、新動能的轉換有一個磨合期。一旦完成化蛹成蝶的轉型升級過程,將步入上升的快車道。
代表們品嘗到了高質量發展帶來的喜悅。
去年,黃石市主要經濟指標“逆襲”,經濟加速發展,“功臣”來自新動能。數據顯示,該市電子信息產業增長35%,裝備制造增長30%;傳統高耗能產業工業增加值只增長了4.1%。“質的提升中,自動實現了量的增長。”省人大代表、黃石市市長董衛民說。
省人大代表、大冶市市長王剛說,去年大冶實現“大豐收”,在全國縣域百強排位6年6進位,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城鄉面貌發生巨變。
代表們燃起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熱情。
“襄陽要在高質量發展中爭當排頭兵。”省人大代表、萬洲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世運說,作為省域副中心,襄陽在奔向高質量發展的路上責無旁貸。2018年面臨的經濟形勢更好一些,加上襄陽經濟底盤較厚實,實現目標有信心。作為企業家,在轉型升級中應更重視高質量發展,做出企業家應有的貢獻。
代表們看到了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未來。
省人大代表、武漢江欣苑社區黨支部書記胡明榮說,政府工作報告勾畫了新的發展藍圖,高質量發展引領美好未來。她建議,讓文化這只右手緊緊握住旅游這只左手,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不僅看青山看綠水,還要看得見歷史,留得住鄉愁!”胡明榮說,文化旅游是幸福產業,將增強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