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郭麗霞 通訊員羅曼)昨天,湖北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該課程標準將于今年秋季開始執行。
新課標在思想政治部分,要求學生理解堅持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重要性、闡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轉化的意義等;在語文、歷史、外語等課標中,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能夠在跨文化交流中講好中國故事,堅守中國文化立場;在地理、生物、化學等課標中,要求學生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在信息技術、通用技術、數學等課標中,要求學生學習了解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處理等內容,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創意設計能力,感悟和弘揚勞模精神。
新的課改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不只是為升大學做準備,還要為學生適應社會生活和職業發展做準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進一步優化了課程結構,為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提供有選擇的課程;強化了課程有效實施的制度建設。
加強中華優秀文化教育是這次課標修訂的重點之一。其中,語文課標最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內容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各個部分。在“課內外讀物建議”部分,除保留原有《論語》《孟子》《莊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記》等文化經典著作,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類古詩文,覆蓋先秦到清末各個時期。明確規定“課內閱讀篇目中,中國古代優秀作品應占1/2”。在全面加強的同時,還設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專題,進行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作品深入學習研討。將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篇目數量也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學習要求。
此外,美術、音樂、體育與健康、數學等課標都增加了有關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如美術課標增設“中國書畫”,內容涉及中國傳統繪畫、書法、篆刻等經典作品欣賞及傳統畫論,促進學生堅守中國文化立場,增強文化自信。
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是本次課標修訂的又一個重點。語文、歷史、思想政治、音樂等課標都結合學科自身特點,對革命傳統教育內容要求做了強化。
此外,各學科課表都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明確了學生學習該學科課程后應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