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吳昊)1月11日,由世界銀行、世界資源研究所共同主辦的2018重塑可持續交通年會在美國華盛頓世界銀行總部舉行。會上,世界資源研究所聯合摩拜單車共同發布了全球首部共享單車與城市發展可持續報告,用大數據揭秘“騎行如何改變城市”。武漢市民一年騎行超4億公里,政府作為讓出行更順暢。
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左二)出席2018重塑可持續交通年會
報告選取了全球諸多城市深度研究,展現了共享單車對城市出行結構、生存環境、人居生活帶來的改變:從騎行速度來看,倫敦和悉尼分別以平均時速9.5公里和7.2公里,成為工作日騎行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城市,武漢市民的騎行速度介于兩者之間,為時速8.2公里;從騎行時間來看,周末悉尼居民人均騎行達23分鐘,位居榜首,可見沿海岸休閑的生活方式頗受歡迎,統計顯示武漢用戶的平均單次騎行時間為12.4分鐘,83%以上的騎行時長在20分鐘以內,以通勤為主。
大數據統計顯示,自2016年12月摩拜進駐武漢的一年時間里,數百萬武漢用戶累計騎行里程超4.5億公里,取代了近3萬輛家用小轎車的全年出行,為城市節約汽油7000余萬升,更節省碳排放1100噸,相當于在城市植樹12萬棵,相應帶來的經濟效益達近40萬元。報告顯示,如果摩拜單車在全球500個城市投入運營,每年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將可達3000萬至6000萬噸,從而全球用于減排的費用將節省13億至26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共享單車的“騎×騎”模式,通過提升出行效率實現了更大的附加價值——它擴大了半小時通勤圈,豐富了可供選擇的各種機會,相較于“步行+公交”,明顯提升了就業、就醫、受教育的可獲得性。
正如摩拜單車聯合創始人兼CEO王曉峰在本屆重塑交通年會上倡導的,構建自行車友好城市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共同的努力。武漢在非機動車停放點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方面,也走在全國前列。據悉,在摩拜單車進入武漢運營之前,當地就布局了數量龐大的非機動車停放點,方便居民取停車輛。而基于摩拜騎行熱點數據的建議,一年來,武漢新增自行車停放點超過1.5萬個,極大方便了自行車的文明停放,為武漢蟬聯2017年全國文明城市增添了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