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記者郭文杰王榮海
昨日,武漢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武漢市市長萬勇作政府工作報告。剛剛過去的2017年,武漢扭轉經濟周期性下滑趨勢,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和增速在全省“雙領先”,GDP預計達到1.34萬億元左右,增長8%左右。同時,武漢大力推進一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年初提出的十件實事全面完成,民生獲得豐厚。
【關鍵詞:經濟】
經濟增速由跟跑到領跑
2017年,武漢強力扭轉了本輪周期性下滑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在全省實現由跟跑到領跑。預計地區生產總值1.34萬億元左右,增長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800億元以上,增長11%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6000億元,增長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02.9億元,增長11.2%;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快速增長。
工業經濟強勢回升。新增千億產業1個、百億企業3戶,東風本田成為武漢首個千億企業;金融業增加值首次突破千億元,居中部城市首位;實際利用外資96.5億美元,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
招商引資轟轟烈烈。校友招商、專場招商精彩紛呈,各類招商活動簽約金額2.58萬億元,實際到位8227億元,創歷史新高。其中,校友項目簽約1.3萬億元,占招商引資總額50.4%。同時,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創新高,30.1萬名大學畢業生留漢,新增落戶大學生14.2萬人。
在大力招商的同時,武漢扎實抓好項目落地,開工(開業)落地584個項目,總投資7030億元,當年簽約當年開工(開業)落地274個。
【關鍵詞:城建】
首次實現年通三條地鐵
2017年,武漢持續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確定長江新城(新區)選址,發布概念規劃,嚴格管控區起步區。長江左右岸大道示范段和沿江景觀陽臺開工建設。東湖綠道二期建成開放,總長達102公里。
城建投資再創新高,達2361億元。天河機場T3航站樓建成投用,漢南通航機場正式啟用。《武漢鐵路樞紐總圖規劃》獲批。沌口長江大橋、武深高速武漢段、四環線西段、孝漢大道武漢段、機場快速路改線等實現通車。軌道交通建設戰略性提速,開工5條線路,首次實現一年開通三條線路,通車總里程237公里。新開通武漢至悉尼、圣彼得堡等7條國際航線,首次開通洲際全貨機航線,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持續保持中部第一。
【關鍵詞:民生】
取消ETC年減負十多億元
去年,武漢市公共財政民生領域支出1257.9億元,增長14.4%。47528人脫貧銷號、107個貧困村脫貧出列。新增就業19.84萬人,扶持創業3.3萬人。中心城區和新城區最低工資標準分別提高12.9%、13.6%。社會保險凈增參保90.58萬人次。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分別提高5.8%、20%。新增老年宜居社區200個、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65家、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56家。建成保障房4.93萬套,籌集大學畢業生租賃房8430套。
取消“九橋一隧一路”ETC通行費,每年可為市民、企業節約10多億元。
教育方面,新改擴建公益普惠性幼兒園34所、中小學校21所,分別新增學位7630個、19140個。醫療方面,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醫療機構藥品加成全面取消,市、區屬公立醫院全部實現就診“一卡通”、病歷“一本通”、檢查“一單通”。
【關鍵詞:環保】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增加
大江大湖的大武漢,2017年系統治水成效顯著。全面推進“四水共治”,實施治水項目347個,16項重點排澇工程汛前投用,中心城區抽排能力比2016年提升50%。19條黑臭水體基本完成整治,561處“三無”老舊社區二次供水設施完成改造。同時,城市綠色生態空間不斷拓展,新改建各類公園81座,植樹造林4.5萬畝,建設綠地1.3萬畝。
去年,武漢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55天,比2016年增加1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