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逃犯落網
圖為:逃犯被押回武漢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吳昌華通訊員馮威劉萬鵬實習生張晨昕)記者昨從武漢市公安局獲悉,在警方大數據強力支持下,2017年全市公安機關抓獲網上逃犯2400余名,比上年同期增加12.5%,其中,抓獲各類歷年逃犯515名,潛逃時間最長的達20年之久。
1997年5月,黑龍江佳木斯男子于某祥在江岸區勞動街一小區搶劫殺人后潛逃,20余年來,江岸警方每年都要到佳木斯追查。江岸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重案中隊中隊長陳軍介紹,2017年9月,發現于某祥的家人常與遼寧朝陽一劉姓男子聯系,朝陽警方協助提供了劉某的視頻截圖,比對發現此人正是于某祥。陳軍等人立即趕去將其抓獲。
于某祥交代,他先后逃亡北京、河北、遼寧等地,化名劉某,20多年一直靠打臨時工為生。
恩施籍男子黃某華,是陳軍2017年抓獲的另一名逃犯。2002年8月,在江岸區某工廠工作的黃某華因勞資糾紛,將老板殺害后潛逃。陳軍說,在篩查警方大數據時,發現甘肅省臨洮縣有一黃姓男子,戶籍地與黃某華相同,在甘肅省臨洮縣警方的協助下確定此人正是逃亡15年的黃某華。
正當陳軍準備前往甘肅抓捕,情報顯示黃某購買了來武漢的機票,天河機場警方“守株待兔”抓獲黃某華。黃某華交代,15年來一直不敢到湖北。這次來漢是好友一再邀約,他猶豫了好久,本以為已經過去15年就沒事了,哪知飛機剛落地就被警方抓獲了。
武漢市公安局刑偵局六大隊大隊長曲佳介紹,2017年以來,武漢警方在全市公安機關組織開展數據追逃專項行動,將公安機關的“大數據”與傳統工作相結合,多管齊下,提高追逃效率。
2000年7月21日,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發生一起命案。黃陂警方組織多警種警力開展偵查,鎖定嫌疑人為黃陂男子易某清和熊某文。3天后,熊某文被抓獲,但易某清已經潛逃,被黃陂警方列為網上逃犯。17年來,辦案民警換了一茬又一茬。
2017年初,武漢市公安局黃陂區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周忠通過警方大數據平臺進行網上作戰時,發現內蒙古錫林浩特的一張姓男子與易某清的個人信息高度相似。
在錫林浩特警方的協助下,周忠獲悉,這名張姓男子在當地是泥瓦工,主要從事房屋裝修,2014年與當地一女子結婚,有一個半歲的女兒。5月19日,周忠在錫林浩特張某住處將其抓獲。經審查,他就是已經逃亡17年的易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