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EDG 電子競技俱樂部宣布完成近億元 Pre-A 輪融資,聯合領投方為曜為資本及中投中財主導的中國偶像娛樂產業基金。
曜為資本是姚明牽頭成立的投資公司,過去的投資動作主要集中在體育行業。而后者,看名字就知道了。EDG 在這個時候接受這兩家的投資,其實目的很明顯了,一是為了拿錢,二是繼續“造星”。
EDG 成立于 2013 年,目前在多個項目上都有布局,當然目前最核心的項目依然是《英雄聯盟》,其在本土聯賽的成績和人氣是有目共睹的。除了選手質量外,這更得益于科學的管理體系,國內第一家自建訓練基地的俱樂部,國內第一家向韓國規范化運營看齊的俱樂部……從管理的嚴格以及系統化程度來說,EDG 應該是國內最成熟的一家,沒有之一。
得益于更精細化的運營,以及相當高的人氣,EDG 在盈利方面一直處在領先位置。但這顯然是不夠的,說到底這還是個燒錢的行當,除了冠名以外,周邊產品售賣、隊員的直播和廣告代言,是目前比較普遍的盈利模式。看上去雖然很成熟,但持續盈利能力和投入產出比還要打個問號。
資本的進入,對于如今的俱樂部來說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原因很簡單,就是需要錢,過去“富二代”模式顯然已經不足以支撐這么大的體量。選手、工作人員們工資,日常運營開銷,再加上如今主客場制落實,又需要建設新的訓練基地,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
電競俱樂部資本化運營已經是大勢所趨,本月初,VG 拿到 5000 萬 A 輪融資;去年 5 月,LGD 完成 3000 萬元融資;同年 10 月 18 日,PRW 電子競技俱樂部宣布以 2 億元人民幣估值完成了 A 輪融資,背后還有人民網的身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EDG 有這么高的人氣,也和其突出的“造星”能力有關,從選手形象的管理,到 IP 打造,自有視頻節目的制作,微博等社交媒體的互動和話題引導。EDG 深諳泛娛樂玩法的精髓。“廠長”這樣的明星選手就不說了,就連 EDG 的新人,也能得到“萬千寵愛”。
能受到資本的青睞,除了電競是個朝陽產業以外,也和 EDG 的在“偶像”打造上的潛力被看好不無關系。
目前來看,電競行業的受眾,相較于傳統體育來說要更年輕化,并且女性觀眾的比例也要更高。90 后、00 后們玩著追星那套長大,自然也會把這樣的模式照搬到自己喜歡的電競選手上。并且,通過各種大型賽事,電競行業的“帶貨”能力,已經得到了驗證。
9+
當然,這樣的現狀仁者見仁,但不能否認的是,“迷妹”們的進入,的確拓展了電競受眾的范圍,并且帶來了可觀的消費能力,畢竟有錢有關注,才能活下去。至于格調,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作為飛速發展的新興行業,中國電競,不,應該是全球的電競產業都還有許多不規范的地方,希望資本的進入,也能帶來些經驗和規范。跑得快是好事,但也別跑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