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從武漢地鐵集團獲悉,備受社會關注的可3線換乘的香港路地鐵站3、7號線主體結構將于2月10日前后完成封頂,5月底建設大道(高雄路至澳門路段)將恢復為雙向4車道,市民呼吁屆時應取消此處對社會車輛的交通管制。
即將完工的香港路地鐵站
記者昨日來到正在建設中的地鐵站,下到地下三層后發現,約有100多工人正在拆除站內原先起基坑支撐作用的混凝土結構。施工方負責人孟世強說,由于香港路站主要位于香港路和建設大道的下方,兩條道路又分別為漢口地區的主干道,為了盡最大可能減少對市民生活的影響,他們加大了人力和設備投入,使整個工期提前了1個月。
香港路站在地下呈現十字交叉狀。3號線、7號線站廳在一起施工,此番也是同時完工,3號線上全部地鐵站主體結構將全部完成。該部分主要位于建設大道下方,完工后還需再花3個月進行管線遷回和覆土回填,才能恢復路面。
記者查閱圖紙發現,因6號線的香港路站主體結構主要位于香港路地下,因此香港路還將保持“斷頭”狀態,預計這部分施工在今年12月30日前完成,大約明年春天恢復地面交通。
孟世強稱,香港路地鐵站于2012年5月打圍,2013年底實施交通管制。記者昨日來到建設大道上發現,高雄路至澳門路段目前只有兩股車道可供通行,社會車輛想通行此處,只能選擇在晚8時至次日早7時之間,其余時段只允許公交車、出租車通行。
對此,記者采訪了部分市民,他們表示既然路面恢復為雙向4車道,交管部門應當及時分析交通通行狀況,符合條件情況下應及時解除管制措施。方便市民出行。據了解,目前因修建地鐵復路,一般會等到路面完全恢復后再行調整管制措施,故近期交管部門沒有相應安排。
記者昨日采訪數位私家車車主了解到,從武昌岳家嘴驅車至市圖書館,因受到建設大道管制措施影響,一般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解放大道繞行至臺北路,再回到建設大道,或者是從二環線繞行至發展大道,然后走三眼橋路和三眼橋北路繞行香港路和長江日報路,左拐至圖書館。兩條路不僅行車距離較遠,耗時長,而且相對較為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