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條例》6月出臺:以人查房或仍禁止
紀睿坤 覃福念 北京(樓盤)報道
核心提示:不動產登記條例制度設計中,將增設查詢服務,但將限制在此前的法律法規范圍內,備受爭議的“以人查房”,或仍為“禁區”,被嚴格限制。
2014年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工作將被納入到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設計之中,此前住房聯網遭遇地方重重阻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解到,國務院已要求國土部在2014年6月底前出臺《不動產登記條例》。為此,國土部目前正著手起草制定不動產統一登記的法律法規草案和相關規章草稿,除此之外,國土部還部署有關司局準備起草《不動產登記管理辦法》,并編制相應技術標準。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認為,不動產登記包括個人住房登記,不動產登記管理辦法的出臺,可以看作為個人住房信息聯網的一項基本制度,有助于減少住建部單方面推進聯網的難度。
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介紹,國土部研討不動產登記制度時,將借鑒住建部個人住房信息聯網的先行經驗。
與此同時,不動產統一登記技術平臺的建立還將考慮如何與個人住房信息聯網技術標準和管理相協調的問題。
據上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了解,住建部已和國土部就此進行過多次溝通。
值得一提的是,不動產登記條例制度設計中,將增設查詢服務,但將限制在此前的法律法規范圍內,備受爭議的“以人查房”,或仍為“禁區”,被嚴格限制。
重重阻礙
全國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工作啟動已經4年,但進展并不順利。
住建部先于2011年要求次年6月底完成60個城市的聯網工作,又于2012年要求,在2013年6月底前將完成500個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
然而,聯網大限已至,500個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并未完成。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網的城市已經超過60個,但遠未達到500個。
聯網進度的延期存在多方原因。顧云昌解釋,從技術上看,地方雖然有自己的住房信息系統,但和省里、部里的系統不統一,需要升級;其次,數據不全,有幾類住房數據并不在目前的住房系統中,如以前的紙質數據、產權比較復雜的央產房,還有小產權房等。
與此同時,顧云昌表示,利益集團的阻力也是一大原因。
一直以來,住房信息聯網被社會公眾認為“對特定人群的房產信息進行查詢以推進反腐敗工作”。
“從技術上,住房信息聯網的確可以實現以人查房?!鳖櫾撇硎?,然而當前公務員的財產申報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此外,非公務員、私人的財產公布可能產生個人隱私泄露問題,很難推進。
也正因此,上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也介紹,地方為聯網設置的阻力不小。據其了解,在已經實現聯網的城市中,曾多次出現地方政府不按期同步數據、以遷移屬地服務器等理由,切斷與住建部前置服務器聯網,造成數據不符等情況。
黑龍江某市的一位分管城建的副市長介紹,早先部署住房信息聯網時,部里并未明確聯網目的,在登記和錄入個人住房信息時,可能涉及到對個人信息的泄密,各方都不大配合,因此,工作很難開展,地方的動力也不大。
住建部部長姜偉新曾經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坦承,住房信息聯網比預想中要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