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由長城會和騰訊汽車共同承辦的“AI”生萬物·全球未來出行峰會在北京舉辦,活動現場,諾基亞成長基金 合伙人鄧元鋆發表了主題演講。
作為投資圈人士,鄧元鋆認為,未來“以資產出行”將被“以服務出行”取代。他認為,最后一公里,或者最初一公里加起來會浪費整個出行的50%的時間,所以服務出行不單是要解決某一段路,而是要解決點到點整個出行旅行的問題,從資產出行到服務出行,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以下是發言實錄:
鄧元鋆:大家好!今天大家分享了很多關于未來技術趨勢,有很多深入的探討,作為一個投資人希望從一個相對來講簡單看看這個行業的機會。
介紹一下諾基亞成長基金,我們是一家風投公司,我們的基金是從諾基亞來的,2004—2010年底我是諾基亞中國區負責人,也是諾基亞中國區的董事長。剛剛分享了手機從功能機到智能機的變化,現在看到智能出行從原來功能機的功能時代到未來的智能時代,會有一些什么樣的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
從解決問題的層面來看,究竟出行這個領域面對的是什么挑戰?
看幾張圖片,大家應該在北京住,在北京工作會遇到幾個狀況。我每天上下班差不多兩、三個小時,要在車里面。我通常在車里面工作,不然的話會浪費很多時間,所以這不單單是中國北京的問題,而是全世界很多城市面對的問題。很多老百姓、消費者整天因為交通的堵塞浪費很多時間。隨著經濟的發展都希望,或者已經擁有汽車,但是擁有了汽車其實并不好玩,因為你的汽車在開的時候,很多時候都堵在路上,而且越來越貴,汽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閑置的,放在那里不用,那么昂貴,又沒有辦法很容易的從一個地點到另外一個地點,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堵車的問題已經影響到城市的規劃,而且影響到生活的各個方面,現在雖然我們有能力買汽車,全世界發達的城市擁有汽車的比率反而是下降的,因為沒有必要買汽車,太煩了。一會兒我們會講到有什么大的挑戰。
從歷史上來看,從一個地方的發展,從一個莊園到一般的鄉鎮,到現在的發達的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會面對生產力的提升,超級的大都市帶來的問題另我們的生活中有了很大挑戰,現在逼不得已,我們上班的地方與我們住的地方越來越遠,每天花的時間越來越長,由于這個問題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下降。
未來的趨勢會怎么樣?“以資產出行”將被“以服務出行”取代。什么意思?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不希望因為自己開車而遇到各種困難,比如說我確實擁有汽車,但是如果讓我自己開車的話,我寧愿打車。到了國外,以前我常常去美國、歐洲開會,以前去了哪里一下飛機就去出租車拿車,看了地圖,用導航,開車要開一個小時,從機場到酒店。坐了十幾個小時還要再開車,有時候還會遇到堵車,這是非常大的問題。現在我已經不記得,出國下飛機上一次租車的時間是什么時候,現在都是下了飛機,打個Uber,然后去我要住的酒店,這是一個趨勢。為什么要自己開車呢?既然不需要自己開車,為什么要買車呢?買車要有停車位,要有各種各樣的保險等等。所以未來的趨勢會從資產的出行到以服務出行,比如說滴滴、Ubre這種租車模式。當然,我們也要解決一些問題,有時候我們從一個點到另外一個點,除非你用Uber、滴滴,如果你用別的服務的話,還是要解決其他的問題。比如說你要坐公車,或者要坐地鐵,或者是其它公共交通工具。你從家里去車站、去公司,到了各個點,還有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最后一公里,或者最初一公里,加起來會浪費整個出行的50%的時間。所以服務出行不單是要解決某一段路,而是要解決點到點整個出行旅行的問題。從資產出行到服務出行,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剛剛聽了很多的講者,分享了自動駕駛,未來趨勢怎么樣,要注意有什么樣的挑戰,有什么技術,哪些技術比較成熟,哪些技術還需要時間,分享了很多內容。這里不再重復,因為我不是技術專家。
講一下自動駕駛對于未來出行的重要性,它會帶來一些什么樣的其他方面的變革?
目前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全球有很多有實力的公司都在大量投資自動駕駛領域。我們看到中國的BAT,國外的Google,我們看到很多大公司的投入,初創公司也有投入。因為在中國很多初創公司都是投資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無論是大規模,還是自動駕駛的某一些領域進行投入,可以說是百花齊放,進行了非常多的投入。
在未來幾年,這方面的投入會有很多的成果,今年我們已經在市場上看到了很多的測試,或者說已經有部分的自動駕駛能力的產品面世了。但是對于城市的規劃,對于交通法規等方面的改變,從現在到2020年、2030年,會有很多自動駕駛車輛涌現在這個市場上,政府在制定交通規則方面也會有很多改變。2024—2035年,我們會看到一定會有大量的,自動駕駛的車隊。這樣的話,政府的規劃已經不是停留在局部性的規劃,而是一個全面性的規劃。到了2036—2060年,整個城市會全覆蓋自動駕駛車輛。對整個城市,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很大的改變。
這些改變帶來的結果,對時間、空間、經濟效率會有很多的優化。因為以后車與車之間的距離、定位,什么時候坐什么車,在哪里有運力等等,都是非常自動化的。而且由于技術的創新,我們會看到未來的汽車無論是在能源的消耗,或者怎么樣更優化汽車與汽車之間的互動,都會有很多的改變。包括未來土地的發展,我們都要考慮到大的改變,家里不需要有停車位了,我們怎么樣處理。從資產到服務方面的變革,確實會有很多的改變。
作為投資人,我們要看的是這些變革中會有什么樣的機會?
未來服務是未來智能出行中的很大投資機會。為什么?因為汽車行業會有很大的變化,很多汽車廠也大量投資在創新技術、創新模式上,已經開始有嘗試了。現在賣車是最主要的,未來會改變為更多的收入、更多的利潤會從服務的提供,而不是賣一輛車給消費者,而是要給消費者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從寫給汽車廠帶來收入和利潤,未來這方面的服務是很大的增長率。
未來究竟有什么樣的投資機會?
車載系統,因為自動駕駛所以需要各方面的車載技術,包括傳感器、激光雷達、定位、車的診斷系統。諾基亞成長基金看到未來很大的機會在大數據的驅動,在商業模式的創新方面,我們看到了嵌入式軟件,包括自動駕駛、導航系統、司機狀態監測等等。我們要解決的是為人出行的服務。剛剛講了歷史背景,歷史的發展,從未來資產的出行到服務的出行。共享出行平臺怎么解決最后一公里,車輛里面的內容娛樂?你有車,你怎么停?電動車要發展,還需要基礎建設,包括未來保險的改變,一直到物的出行服務。人的出行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有些人忽略了物的出行也是非常龐大的市場。網上購物未來會變成非常重要的渠道,物流怎么樣能夠做得更哈,包括大城市的物流、小城市、鄉鎮的物流等等。運力的管理、倉儲的管理、用新技術、新方式提供物流,包括無人機、機器人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看到的智慧出行的投資機會。
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從人的出行,提高出行的供需效率。你不需要擁有車,只需要服務。所以提高車輛資產的利用率,再不是90%都是空置的,而是怎么利用它達到90%的利用,而不是0—10%,提高利用效率。二是體驗,就是不想浪費時間在堵車上面,不想浪費時間在等車上面。我們投了一家公司,就是怎么解決從一種交通工具到另外一種交通工具的連接,不需要在車站里面等30分鐘、20分鐘,因為你去車展之前已經知道車什么時候能來,而且是動態的知道。所以我們要解決的是怎么提升出行體驗的問題。在物的方面,我們獲取了信息以后怎么優化運力,把這方面的能力落地到鄉鎮。
諾基亞成長基金是全球的格局,我們在中國也有成功的例子,在中國我們投了小米、趕集網等很多成功的案例,投了很多“獨角獸”。出行方面,中國是很重要的市場,我們有一個車聯網基金,主要是集中在出行方面的投資,而且是放眼全球。我們在不同的領域,包括共享出行、分時租賃,最后一公里的實時的公交導航、智慧停車等等,每一個領域我們都已經積累了經驗,我們在不同的領域投了5、6家公司,而且在繼續投入。這些都是在未來智能出行需要解決的挑戰,而且在每個領域都可以看到有很多投資的機會。
在中國我們看到了更新的商業模式出現了,包括最近神州租車出的分時租賃,共享汽車也有了途歌,保險方面有分時保險。公共交通性規劃,這是我們投的一家公司,無論你坐什么交通工具,都可以動態的知道這些公車什么時候可以到站,你就可以把時間分配得很好,十分鐘之前出去,到了哪里一分鐘車就可以來了,如果你去那邊距離很遠,最后一公里、五公里,可以用電動滑板車去到你想去的地方,或者是共享單車,所有的路程規劃都有,所有公車實時的時間表、實時的地點的信息都有。諾基亞成長基金在中國除了投智能出行之外,也投數字醫療,也投教育,也投智能硬件軟件。
今天非常感謝大家給我這個時間。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