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眼下最大的焦慮是什么?
一組數據很能說明問題,2017年中國汽車年銷量繼續保持2400萬輛的規模,但同比沒有增長;同年中國汽車保有量超過2億輛,擁有駕照的中國人超過3.64億人。
這意味著,如果以擁有駕照作為基本條件,中國至少還有1.7億潛在汽車消費者,但新車銷售卻已經停止增長,如何實現增量成為所有汽車廠商面臨的最大課題。
“我們如果只為這1.7億潛在消費者中的1%做好服務,也足夠讓秒臺車成為以租代購領域的佼佼者”,深圳后河集團董事長周偉標表示,正是看中了用金融手段實現汽車銷售增量的前景,才在2017年快速將核心團隊轉型到融資租賃業務上。
看到這一趨勢的顯然不止周偉標一個人,近一兩年中,國內卻出現了不少進入這一領域的企業,尤其以互聯網企業居多。
周偉標也認為目前汽車融資租賃領域的最大命題,是如何共同做大蛋糕,至于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我總跟我的團隊說,我們要做行業領域的第二”。
自帶流量的風口
作為一個在成立第一年就實現近萬輛成交,門店覆蓋超過100個城市的新晉平臺,只爭取第二似乎是一個難以理解的策略。
周偉標也表示他的邏輯很簡單,盡管潛力巨大,但目前汽車融資租賃行業仍在“做大蛋糕”的階段,市場潛力有目共睹,“不過大家都還沒有找到最合適的模式,都還在摸索”,第二的位置既能避免最直接的風險,又能在這個足夠大的市場里獲得快速成長。
事實上,在中國汽車市場規模達到世界第一后,增速放緩不可避免,根據發達國家過往的經驗,此時汽車消費升級與汽車金融滲透率的提高會成為必然出現的趨勢。
根據汽車工業年鑒披露,中國單位汽車產值在2006年為10萬元, 2015年達到11.6萬元,總體趨勢上,單位汽車產值和平均零售價向上,與整體消費升級趨勢一致。
根據2014年世界銀行的統計,前20經濟體平均值0.35輛/人,而且整體保有量與人均GDP趨于線性關系,因此中國乘用車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目前的車市微增或者停止增長模式,是因為此前汽車行業增長主要依靠消費欲望自然釋放,單純依靠品牌和產品力賣車,已經不能滿足當下消費者更細分、更多樣化的需求。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汽車金融滲透率,簡單說,就是指通過貸款、融資等金融方式購買的車輛數量占總銷售車輛數量的比例。
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就可以將車開走,每月支付租金,滿三年后可以選擇支付車輛剩余車款后過戶,也可以選擇講車輛退還,相比車輛消費貸款模式,以租代購或者叫融資租賃模式顯然靈活度更高,也可以將更多的潛在汽車消費群體囊括進來。
在成熟的汽車市場中,因為汽車消費的增量減少、二手車占比增加、高端市場消費理性化等因素,金融手段成為重要的補充。以2016年的數據來看,美國的汽車金融滲透率達到81%,世界平均線70%,而中國這個數字是35%,增長潛力巨大。
有機構預測,到2020年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可以突破兩萬億左右。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肖政三就表示,汽車金融已逐漸成為整個汽車流通行業發展新的推動力和驅動器。
汽車金融起源于20世紀初的美國,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但國內的消費者對汽車金融最了解的只有汽車消費信貸,也就是貸款購車和分期購車。實際上,汽車金融還包括經銷商融資、配件融資、二手車融資,以及目前正處于風口的融資租賃模式。
周偉標也表示,“年輕消費人群,以及希望用車來賺錢的人,比如滴滴司機,都更愿意采用以租代購的模式,這也是我們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體”。
從互聯網年齡分布和滲透率趨勢看,20-29歲互聯網用戶在2016年的滲透率達97.8%,互聯網是其生活決策的重要信息來源和消費渠道,他們對于信貸消費接受程度更高,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互聯網汽車金融平臺的獲客成本。
謹慎與自信
相比發達國家市場,中國在汽車金融領域的一個特殊性,也帶來更多機會。
成熟市場中,單價更高的車型,金融滲透率更高,豪華品牌的用戶更愿意通過金融手段購車。但在中國市場,因為整體金融滲透率不高,加上二手車市場仍未真正啟動,更年輕的消費者又經歷過各種消費信貸的犀利,在15萬元以下的消費級新車市場,融資租賃模式反而更容易被接受。
“所以我們現在的策略是,只做15萬元以下的車型,這不僅是出于風險控制的考慮,也是為更多的消費者做好服務”,周偉標表示,目前二三線市場是他們的主力,一方面既有的門店和團隊都集中在這里,更重要的是這也是他眼中最具潛力的市場區域。
相比之下,更貴、更豪華的車型,顯然能夠為融資租賃企業提供更多的成交量和利潤,這也是行業內普遍難以抵御的誘惑。但周偉標更看重風險控制,這不僅來自于此前后河集團在車抵貸領域的經驗,更來自于如何服務最大化用戶群體這個目標。
“我們做過調查,目前我們的用戶當中,用車超過一年的,幾乎都愿意在三年期滿后購買車輛,無論是為了代步還是賺錢,他們買這個車都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這樣的用戶不僅沒有風險,也是我們最應該服務的群體”。
作為后河集團2017年啟動的重點業務,秒臺車是其新成立的深圳易車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專注于汽車“以租代購”業務的汽車新零售與新金融服務平臺。
“我們在成立不久就獲得康美實業首輪1.75億人民幣的天使輪投資,以康美實業的為背書,相比其他企業,這個行業里最重要的資金能力我們并不缺乏,但我更看重的還是秒臺車的團隊能力”,周偉標表示,此前的后河車貸業務時期,就形成了一支對汽車、金融、風控和落地執行都具有相當能力的團隊,這是他眼中最大的競爭力所在。
4月3日,后河集團原來的后河車貸業務正式并入易車出行,旗下110家直營門店,品牌升級為秒臺車,這意味著秒臺車幾乎是在一夜間具備了融資租賃行業最為看重的落地能力。
同時周偉標表示,還根據直營門店的分布,建設了區域大庫,可實現就近倉儲配送,以達到“當日出單,當日開走”的提車速度。
在4月8日的后河•秒臺車戰略啟動大會上,董事郭慶新也提到,從“讓所有的車主享受更好的金融服務”到“為每一個有夢想的人提供第一輛車”,在向融資租賃業務轉變的品牌升級過程中,服務始終應該是不變的核心,也是秒臺車在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從目前我們的業務增長速度以及行業預判來看,我們的目標是2021年以易車出行為主體,實現在港股的IPO”,周偉標表示除了目前的直營店,未來還會通過加盟和代理模式擴大網點,通過“千縣萬鄉”計劃,在三四五線城市主打新車以租代購,在一二線城市主打二手車以租代購,從更廣的業務層面,實現秒臺車對這個龐大市場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