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車型被推出,消費者在買車時有了更多的選擇。但也是這更多的選擇,讓消費者在幾款綜合性能出色的車型中糾結不已。作為該級別的標桿車型廣汽豐田漢蘭達自然會在消費者的選擇范圍內,但它的競爭對手們也都實力不凡。為此,我們找來了2018款漢蘭達與冠道,進行一次全面的對比測試。
設計語言對比:
豐田漢蘭達可以算是國內大7座SUV的元老了,其可靠的品質與霸氣的外形一直深得消費者的喜愛,2018款漢蘭達作為一款中期改款車型,整體來說變化并不是很大,主要改變了前臉造型,并采用三種不同版本的細節格柵處理,另外在一些細節上也進行了調整補充。
2018款漢蘭達外觀設計的中心思想是“Sleek on Strong ”(存勁于柔),前臉鍍鉻飾條的加入也符合國內消費者的喜好,讓整車看起來更加霸氣。
2015年的上海車展上,本田推出了名為CONCEPT D的概念車,正是這輛造型驚艷的概念車,奠定了如今冠道的雛形及理念。冠道是目前本田在中國市場中最高級別的SUV車型,擁有全新的設計語言,COUPE型的溜背設計讓人過目不忘,是一款動感與華麗兼具的車型。
冠道采用“DYNAMIC·ELEGANCE(猛·麗)”的外觀設計理念,其中,“猛”代表車身造型動感、富有張力;“麗”則代表其華麗、優雅的特質。換句話說,這是一款動感與華麗兼備的中型SUV。
前臉設計對比:
2018款漢蘭達似乎也明白了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所以在車頭部分的變化最為顯著,換上了與美版同樣的造型,梯形的“大嘴式”格柵向下延伸到底,尺寸更夸張,加上鍍鉻飾條,提升了前臉的氣勢,讓前臉看起來更具肌肉感和力量感。
除此之外,新車還根據版本的不同,提供了不同的前臉造型。精英版、豪華版采用的是啞光前格柵;至尊版采用鍍鉻材質;而尊貴版則是采用了專屬鍍鉻前格柵,充分滿足中國顧客的個性化需求。
前大燈內部融入“L”型LED日間行車燈,輪廓也更為方正。通過鍍鉻飾條與燈眉、車標連成一體,在視覺上拉寬了整個前臉的造型,顯得更加霸氣、凌厲,頗有點大哥坦途的味道。
冠道作為全新產品,雖有全新的設計理念,但仍保留了一些本田現有的設計元素,比如飛翼式格柵設計。而為了讓其更好地展現出新理念,也在車頭部分加了一些細節設計。
為了讓它更好地展現出新理念,冠道在車頭部分特意勾勒出了許多曲面線條,并與車身連接恰到好處,不但不會讓人感到凌亂,還讓車身層次感更加清晰。
前大燈采用了科技感更強的反射式設計。在造型方面為了配合前臉的力量感,采用鷹羽造型,這也是本田最新的設計特征,塑造出了較為銳利的輪廓,這也更符合冠道的氣質。
側身設計對比
車身側面還是漢蘭達一貫的模樣,依舊是方方正正,中規中矩的造型,符合大家對于一款7座SUV的判斷。前后輪拱突出于車身,帶來很強的肌肉感。
車身側面,2018款漢蘭達腰線更加立體,車身側面線條流暢地向D柱靠攏,勾勒出SUV的力量感。同時,前懸增加了35mm,車頭部分更加有力。
從側面看,冠道整體十分硬朗,是“猛”和“麗”的完美展現,其車身線條設計區別于傳統的中型SUV,尾部溜背的造型更傾向于寶馬X6、奔馳GLE等掀背跨界SUV,看上去動感,并且具有高級感。
冠道車身側面腰線與輪圈的搭配展現出了十足的力量感。同時前輪與A柱盡可能地拉開了距離、前車窗與發動機蓋的傾角加大,這些設計都很好地體現出了冠道的修長比例。
溜背式的車尾造型是冠道最為特別的設計,眾所周知,采用這種設計的車型,雖會擁有不錯的美感,但對后排頭部空間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面對這個問題設計師采用了一個特別的解決方法。
較之于其它溜背式設計,冠道的車頂弧線并沒有在C柱結束,而是沿原來弧度繼續向后延伸至擾流板的末端,與擾流板形成一體式的設計。既保留了溜背造型的美感,也保證了充足的后排頭部空間。
尾部設計對比:
車尾部分,2018款漢蘭達依舊保持了我們熟悉的樣子。擾流板、后窗以及尾燈相輔相成,給人一種收腰提臀的美感。
2018款漢蘭達尾燈的造型更加精致運動,引入的LED光源同樣運用了“L”型元素,在設計上與頭燈相呼應,整車風格更加統一。
冠道的尾部設計時尚卻又不失穩重,大量鋒利的折線讓冠道和柔美扯不上半點關系。霸氣的外觀下,點綴出了一絲居家的氣息。
尾燈部分,冠道在造型上構成了一個對向的“C”字形,并用鍍鉻裝飾條連接起來,不僅在視覺上橫向拉伸了尾部,也起到了降低視覺重心的目的。
內飾設計對比:
內飾部分2018款漢蘭達采用了家族式的設計理念,大量交錯的線條以及不同色彩巧妙拼接,立體感十足。中控臺大面積使用了仿皮質材料,接縫處還壓出了仿真皮縫線的效果,顯得更為精致。
冠道的內飾設計依然延續了本田一貫的家族式風格,整體營造出了一種高級感,而這種高級感體現在很多細節設計,比如按鍵式換擋機構、啞光木紋飾板、真皮座椅等。
造型設計點評:冠道在外觀設計上絕對是一款能夠顛覆我們對本田設計認知的車型。盡管這幾年本田推出的全新車型變得越來越年輕、運動化,但也沒有像冠道這樣“夸張、新潮”。車輛的許多設計靈感都是直接來自于CONCEPT D概念車上,整體風格更加偏向運動化。獨特的溜背式設計,讓外觀別具一格,但也是這一設計讓其失去了七座版本。
如果說冠道是位“時尚潮男”,那么漢蘭達就像是一位“居家暖男”,沒有冶艷的外形,甚至還有些平淡,但卻總是能帶來滿滿的安全感,令人踏實,是一位可靠的伙伴,這也是漢蘭達從始至終的性格。但生在這個看臉的時代,沒有一副好看的皮囊肯定是不行的,其實這一代漢蘭達在極具攻擊性的“Keen Look”設計語言下已經比較出色了,想要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改進,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不過這也難不倒豐田,設計師們在有限的改動下實現了效果最大化,讓2018款漢蘭達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愛卡汽車去年進行的7款中型SUV對比中,廣汽豐田漢蘭達在各項環節的測試中都取得了一個中等偏上的成績,表現十分均衡,符合自身“中庸”的標簽。而最近小改款之后的漢蘭達已經與消費者見面,“無硬傷”仍是它在SUV市場中競爭的最大優勢。新車在制造品質方面的表現如何?還是找出它的老對手廣汽本田冠道,讓我們用測試儀器來一探究竟。
首先,我們將對兩款車型的漆面厚度進行測試,包括發動機艙蓋、前/后翼子板、前/后車門、車尾門以及車頂這些部位,都在漆面測試的考核范圍之內。漢蘭達和冠道在漆面工藝方面的表現究竟如何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廣汽豐田漢蘭達
廠商指導價:23.98-42.28 萬
廣汽豐田漢蘭達的漆面厚度為發動機蓋235μm、前翼子板201μm、前車門200μm、后車門195μm、后翼子板205μm、車尾門228μm、車頂194μm。
測試部位的漆面厚度大多都保持在了200μm以上,高于大部分同級別車型。漆面最厚和最薄處相差31μm。
廣汽本田冠道
廠商指導價:22.00-32.98 萬
廣汽本田冠道的漆面厚度為發動機蓋155μm、前翼子板156μm、前車門152μm、后車門154μm、后翼子板175μm、車頂148μm。
冠道的漆面厚度大多保持在了150μm上下,在漆面噴涂的均勻程度方面要優于漢蘭達。(冠道的尾門由于采用非金屬材料覆蓋件,因此無法測得漆面厚度。)
漆面測試小結:兩車在漆面測試環節表現各有所長,漢蘭達漆面的平均厚度更高,在面對高速上小石子的撞擊、以及日常的小刮蹭方面,漢蘭達更不容易裸露底漆。冠道車身覆蓋件漆面噴涂更加均勻,在制造的工藝上更具優勢。
這一環節中,我們將對所有的車窗透光率進行測試,包括檢測紫外線(UV)、可見光(VL)以及紅外線(IR)在穿過車窗時的透過率。
廣汽豐田漢蘭達
廠商指導價:23.98-42.28 萬
廣汽豐田漢蘭達前排側窗測試結果:紫外線透過率32%,可見光透過率69%,紅外線透過率為17%。
第二排側窗測試結果:紫外線透過率32%,可見光透過率68%,紅外線透過率為14%。
廣汽本田冠道
廠商指導價:22.00-32.98 萬
由于此次測試的冠道前后窗都貼了膜,會影響到透光率測試成績的準確性,因此以下我們使用了愛卡汽車上一次橫評中的冠道車窗透光率測量數據,供讀者參考。
廣汽本田冠道前排側窗測試結果:紫外線透過率0%,可見光透過率82%,紅外線透過率31%。
第二排側窗測試結果:紫外線透過率0%,可見光透過率78%,紅外線透過率為31%。
透光率測試小結:冠道前后側窗對于紫外線的透過率均為0%,超過了漢蘭達。而在紅外線透過率方面,漢蘭達的前后側窗對于紅外線有更強的阻隔能力,能夠達到更好的隔熱目的。
廣汽豐田漢蘭達前/后燈組燈光功能演示
廣汽本田冠道前/后燈組燈光功能演示
在這個環節,我們將通過游標塞尺對兩輛車的車身縫隙進行測量,包括前發動機艙蓋與前翼子板之間(兩側)、翼子板與前車門之間(兩側)、后車門與后翼子板之間(兩側)、車尾門與后翼子板之間(兩側)共計八個測試位置。
備注:由于測試位置較多,為了便于大家橫向對比閱讀,我們將測試結果列出表格進行展示,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單獨點擊某一部位的圖片進行查看。
廣汽豐田漢蘭達
廠商指導價:23.98-42.28 萬
廣汽本田冠道
廠商指導價:22.00-32.98 萬
縫隙測試小結:縫隙測試環節,漢蘭達的裝配誤差相比冠道要小了不少,所測試部位的裝配誤差均在0.2mm之內,這樣的表現能夠用優秀來形容。在冠道上,裝配誤差最大的部位是車尾門,左右側的縫隙相差了1.6mm,裝配工藝還有上升空間。
這個環節中,我們通過使用手持式測振儀,對這兩輛車的發動機在怠速運轉狀況下的振動情況,以及發動機在怠速運轉狀況下振動傳遞到車內的情況進行測試。在測試發動機怠速運轉狀況下的振動情況時,我們將在發動機裝飾罩上選擇5個采樣點進行測量,計算其平均值作為最終的結果。而測試的項目為振動速度,單位以“mm/s”計算。
廣汽豐田漢蘭達
廠商指導價:23.98-42.28 萬
2018款漢蘭達取消了之前的3.5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全系搭載了一臺代號為8AR-FTS的2.0L渦輪增壓混合噴射發動機,能夠在奧托循環與阿特金森循環間進行切換。最大功率162kW(220Ps)/4800-5600rpm,峰值扭矩350Nm/1700-4000rpm。
保持發動機怠速運轉的情況不變,關閉一切能夠引起振動的設備,如音響、空調等,此時我們在車內儀表臺所測得的振動速度值為0mm/s。
廣汽本田冠道
廠商指導價:22.00-32.98 萬
廣汽本田冠道全系分別搭載了1.5L和2.0L兩款不同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其中2.0T發動機最大功率200kW(272Ps),最大扭矩370Nm。本次我們測試的是1.5T發動機。
保持發動機怠速運轉的情況不變,關閉一切能夠引起振動的設備,如音響、空調等,此時我們在車內儀表臺所測得的振動速度值為0mm/s。
振動測試小結:兩車的振動表現,不論是發動機振動的平均值還是車內儀表臺振動,都是同級別車型中的標桿水平。發動機振動方面漢蘭達表現更加出色,1.38mm/s的振動平均值幾乎是我們測試過的直列四缸發動機中振動最小的,整車優秀的NVH表現毋庸置疑。
品質測試點評:通過測試我們能夠看出,在振動、整車裝配工藝方面,新款的漢蘭達相比冠道表現更加優秀。而冠道則在漆面噴涂均勻程度和車窗對紫外線的阻隔上扳回了一分。這兩輛車在中型SUV市場都有著十足的競爭力,改款后的漢蘭達配置更加豐富,再加上它無硬傷的特點,想必現車難求的情況可能在這代車型上依然會出現。冠道則在后排乘坐空間、內部氛圍高級感方面表現更加出色,適合重視后排乘坐感受和內裝豪華感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