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納設備捕捉聲音,攝像頭抓拍畫面,兩秒鐘后違章車輛的車牌號就能在電子顯示屏上顯示”,4月13日下午,在鳴笛聲納抓拍設備啟動儀式上,鹽田交警大隊李廣群大隊長向記者介紹了鳴笛聲納抓拍設備的功能。鳴笛聲納抓拍設備能夠“看得見”車輛鳴笛,這項新技術的運用,將有利于深圳交警加大對機動車亂鳴喇叭違法的整治,這也是廣東省首位城市實現對亂鳴喇叭抓拍的突破。

自4月1日至今天,深圳市交警開展針對機動車亂鳴喇叭違法的專項整治活動已經進行了近兩周時間,此前采用的手段是“人海戰術”,市交警集中投入警力,依托大、小鐵騎,加強道路巡查,對通關口岸、碼頭、貨車聚集地等亂鳴喇叭的高發區域和擁堵路段進行重點整治,尤其是嚴厲打擊機動車夜間亂鳴喇叭違法。“人海戰術”的查處效率不高,而且也受時間、空間、氣候的影響。此次鳴笛聲納抓拍設備的運用,將會改變單一的整治手段,也大大提高了整治效率。

今天啟動的鳴笛聲納抓拍設備位于明珠大道北往南方向泊郡雅苑路口,此路段交通繁忙,貨車頻繁進出該路段,是亂鳴喇叭的多發路段。在現場,有司機亂按喇叭被電子警察抓拍到,交警按照《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罰條例》對其進行了罰款500元,記0分的處罰。交警告訴記者,在燈光提示無效的情況下,可采取短促鳴笛方式使用喇叭,原則上確保持續鳴笛時間不超過1秒,連續鳴喇叭不超過2次,否則將面臨交警的處罰。
作為鳴笛聲納抓拍設備的技術支持方,擎翌(上海)職能科技有限公司CTO馬志軍向記者介紹,鳴笛聲納抓拍設備的技術源于軍用基礎,目前運用到民用設備上,該技術采用國際先進的聲納識別技術并結合視頻自動抓拍識別技術,當機動車發出喇叭聲時,聲納設備可精確定位發出喇叭聲的機動車位置,聯動控制聲學攝像機進行自動抓拍、自動識別車牌號、自動上傳違法音頻證據和車輛圖片至數據中心,實現亂鳴喇叭不僅“聽得見”,而且“看得見”。通過該技術,可對三個車道內前后50米范圍內的機動車鳴號違法行為進行實時采集,一旦有違法鳴號車輛被抓拍,其2—3秒后車牌號便會在大屏上顯示。
據悉,鳴笛聲納抓拍設備將陸續安裝在鹽田區的部分重要路段,這其中包括鹽田三村路口、梧桐山大道輔道以及鹽田國際碼頭進閘口B口,目前這些路段設備安裝尚在招標中,預計今年10月份將全部建好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