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丕杰認為,“專注”也是對工匠精神的一種詮釋,意味著注重細節、精益求精。他透露,2017年,一汽-大眾的銷量目標是196萬輛。“它離200萬輛是如此近,我們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當然,我們希望一汽-大眾以完美的質量站在200萬輛的臺階之上”,他說。
1月18日,一汽-大眾總經理張丕杰在北京向媒體介紹了過去一年的業績,提出2017年的企業“關鍵詞“——專注,并展望了新一年的產銷目標,以及圍繞此目標的具體做法。
首先,張丕杰還是簡單回顧了2016年,一汽-大眾的市場表現。他介紹,企業整體銷量超過190萬輛,其中,國產車型銷售超過185萬輛,同比增長13.5%。
在一汽-大眾兩個品牌當中,大眾品牌產銷超過131萬輛,同比增長17.3%。張丕杰談到,大眾品牌由于沒有SUV產品,市場覆蓋率只有45.1%,并且所覆蓋率市場呈持續下滑的趨勢。即便如此,在所在細分市場增長8%的背景下,一汽-大眾的大眾品牌增長17.3%。他認為,在國內市場前十位品牌里,或者說在一百萬輛以上的汽車里,我們都是增長最快的。
奧迪品牌方面,2016年銷售59萬輛,同比增長5.2%,其中進口車型銷售5萬輛,同比下滑10%。
談到2017年,張丕杰說,一汽-大眾每年都會用一個關鍵詞來定調這一年的工作,在2013年的“挑戰”,2014年的“進取”,2015年的“夯實”,2016年的“發韌”之后,2017年叫“專注”。
對于“專注”,張丕杰引用《孫子兵法》中的話:“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實際上就是不打無準備之戰。一汽-大眾認為,我們2017年需要準備的事情太多了,包括2018年、2019年加起來的20多款產品要投放市場。
另外,張丕杰認為,“專注”也是對工匠精神的一種詮釋,意味著注重細節、精益求精。他透露,2017年,一汽-大眾的銷量目標是196萬輛。“它離200萬輛是如此近,我們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當然,我們希望一汽-大眾以完美的質量站在200萬輛的臺階之上”,他說。
為此,他特別談到2017年,一汽-大眾要專注于戰略導向,專注于項目推進,專注于用戶體驗,專注于管理,以提升這四個方面的工作,并做了相關闡述。
首先是要專注于戰略導向。2017年,一汽-大眾將發布面向更長遠的2025規劃,并專注于戰略的落地執行,包括剛剛與奧迪簽署的10年計劃,就是2025戰略的執行,是能夠落地的戰術層面的詳細戰略分解。
第二是要專注于項目推進。因為2017年是一汽-大眾新產品、新基地密集啟動的重要準備期,專注解決對項目推進產生一些阻礙的難題,加強跨部門的合作,從而保障我們的項目能夠順利進行。尤其是這些跨界車項目,SUV、新能源產品等建設,都需要我們以專注的精神落實好。
第三是要專注于用戶體驗。2017年是一汽-大眾提升銷量和品牌的關鍵時期,為未來做準備不僅僅是產品,還要關注品牌提升,專注于用戶體驗,加強品牌建設,持續的改善產品質量,要更加主動的擁抱互聯網這樣一些新技術。我們會重視線上線下的結合,也想辦法在實體店給客戶帶來更多的體驗,而這個空間是存在的。
第四要專注于管理提升。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管理檻”,過去有30萬檻、60萬檻、100萬檻,還有100萬到200萬這樣一個量級,所需要的管理能力是要有跨臺階的提升才能與相應規模匹配。所以我們會專注于強化自身,專注于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的矛盾,我們會仔細地優化流程,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提升市場化水平,營造一種敢于擔當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圍。而一汽-大眾的員工隊伍應該是信仰堅定,職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一支專業團隊。
最后,張丕杰強調,2017年我們已經為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就是希望能夠越上200萬輛這個臺階。目標已定好了,“專注”這樣一個想法、調性也定下來,剩下的就是落實習總書記講的,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