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盡管公司此前一再否認,但力帆股份10月10日發布的一紙公告證明,在新能源汽車騙補的“黑名單”里,公司是榜上有名。
傳聞成真
盡管公司此前一再否認,但力帆股份10月10日發布的一紙公告證明,在新能源汽車騙補的“黑名單”里,公司是榜上有名。
此前,受騙補傳聞影響,公司股價大幅震蕩下行,并跌破了10.46元的定增底價。
10月10日,受利空“靴子”落地影響,公司股價出現企穩。截至終盤,在大盤大幅反彈的情況下,公司股價報收9.71元,全天漲1.89%,但仍處于定增底價下方。
“公司9月底才收到財政部通知。不過,市場之前已有傳聞,股票市場對此亦有預期。公告出來算是靴子已經落地。因此,公司股票復牌之后并沒有引起大幅下挫,后續影響有限。不會出現比之前更嚴重的下跌情形。”當天,力帆股份證券部一位人士回應稱。
根據其介紹,“從財政部處理通知來看,公司不屬于嚴重騙補情形,仍有資格繼續申請新能源汽車補貼。對于符合政策要求的還是可以申請補貼。投資者不必過于擔心事件影響,事件已在之前化解。”
新能源汽車產量“雪崩”
10月10日,力帆股份發布關于收到財政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資金專項檢查處理決定的公告稱,根據該處理決定,2016年2月至3月,財政部組織檢查組對力帆乘用車2013年至2015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開展了專項檢查,并將檢查結果以處理決定的方式通知力帆乘用車。
根據處理決定,截至檢查日,力帆乘用車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1353輛車電池芯數量小于公告數量,與《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1328輛車電池單體生產企業與《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扣除車輛重復統計因素,共計2395輛不符合申報條件,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1408萬元。
對此,財政部決定對力帆乘用車上述2395輛新能源汽車中央財政不予補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車2016 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預撥資格。
上述公司證券部人士也直言,受新能源汽車整頓事件影響,公司新能源汽車產量已大幅下滑。“主要是現階段方向未明朗之前,不敢大量生產。”該人士如是說。
據力帆股份9月11日晚間發布的8月產銷快報顯示,8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僅為13輛,同比下降95%,環比下降92%;銷量方面,8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42輛,同比下降18%,環比上升45%。
截至8月末,公司全年累計生產新能源汽車2483輛,同比大幅下降47.47%;全年累計銷售4221輛,同比增加14.67%。
與此同時,較全行業數據相比,公司產銷規模遠遠落后于行業整體情況。據中汽協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生產25.8萬輛,銷售24.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1.0%和115.6%。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4萬輛和18.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5.5%和147.4%;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完成6.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8.2%和58.1%。
前述公司證券部人士稱,這次財政部整頓是分兩步走,一方面是檢查,一方面是處罰。待事件平息之后,行業發展還得有賴于政府補貼。只不過,以后廠家會更加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像這次財政部檢查當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料不會再發生。長遠來講,治理整頓對行業有正面的促進作用。
此外,事件告一段落之后,財政部亦會會同有關部門修訂行業扶持政策,提高行業準入門檻,不讓一些企業鉆空子。最終的目的還是讓新能源汽車行業步上自我發展的正常軌道。后續,財政部也會進一步落實行業激勵制度。
“由于今年以來的行業整頓,公司產能沒有辦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只要行業一趨穩定,產銷立馬就可以上來,要恢復起來是很快的。”該人士稱。
定增價倒掛募資大縮水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當天的公告中聲稱,上述2395輛新能源汽車中央財政不予補助, 將可能導致對公司自2015年始至2016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及稅前利潤等主要財務指標進行追溯調整,其中對2015年度營業收入及稅前利潤涉及減少約為4689萬元,對2016年度營業收入及稅前利潤涉及減少約為6719萬元。
同樣,公司寄予厚望的定增亦是久拖未決。
記者查閱公開資料了解到,此前,公司于7月22日發布了2015年的定增修訂方案。擬募集資金金額和定增價格均出現了大幅下調。公司方面稱,公司此次擬募集資金總額由不超過52億元下調為不超過28億元,大幅縮水24億元。
經調整后,公司此次募投項目變更為:智能新能源汽車能源站項目、智能新能源汽車16億瓦時鋰電芯項目、智能輕量化快換純電動車平臺開發項目、償還部分公司銀行借款,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分別為7.2億元、8.9億元、3.5億元和8.4億元。
此外,公司發行數量上限由4.30億股下調為2.68億股,發行價格由11.88元/股調整為不低于10.46元/股,亦大幅下調超過一成。
不僅如此,公司定增認購對象亦出現變數。公司原發行對象為力帆控股、陳衛、財通資產擬設立的資產管理計劃、建信基金管理的建信昆侖資產管理計劃、泓信資本、西證渝富成長、民生證券、國聯證券擬設立的資產管理計劃和力揚實業共9名特定對象,調整后變更為:力帆控股和陳衛2名特定對象,以及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其它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不超過8名的特定對象。可見,除了力帆控股、陳衛沒有發生變化以外,其他原擬認購的投資對象均改變了主意。
截至目前,在公司定增底價出現倒掛的情形下,此次定增會否順利進行呢?對于市場的疑問,前述公司證券部人士倒是表現相對樂觀。
“今年8月,公司定增材料已經上報證監會。盡管目前股價出現倒掛,但對定增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果順利的話,年底之前應該會有結果。”該人士稱,“就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來說,他們還是很看好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認為行業面臨較大的市場需求。因此,還是會有投資者愿意參與投資,而不會只糾結于當前的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