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位老司機問我對“自動啟停”怎么看?并不間斷地吐槽了不下10分鐘的各類弊端,不可否認,在實際用車中,因為道路交通狀況和各家技術差異等因素,使“自動啟停”顯得水土不服,引起廣大駕駛者的吐槽,“雞肋說”,“傷車說”等等各類評論更是甚囂塵上。所以,本篇文章就跟大家說說自動啟停的點點滴滴。
什么是自動啟停? 為何廠商要推廣?
發動機自動啟停是自動控制發動機熄火、點火的系統,簡稱STT。在短暫停車情況下,發動機自動“休眠”,主要適用于城市交通中等待紅綠燈或是堵車時。汽車廠商推廣自動啟停功能,主要出于節油減排的目的,滿足日益苛刻的環保法規。
自動啟停是最新的技術嗎?
其實早在1958年,日本西鐵巴士公司就開始將啟停功能應用在旗下的公共汽車上了。1973年石油危機之后,日本九州島各地的其他巴士公司也都看到這項技術可以有效地節省燃油,也爭相效仿,1980年前后算是在公共運輸領域普及了這項技術。
第四代皇冠(參配、圖片、詢價)當年以試驗性質裝備了啟停系統,發現節油效果確實立竿見影,但由于解決不了重啟抖動和電器供電問題,而未能大批量應用。雖然是這試作品性質,但也算是民用車裝配啟停系統的始祖。為了應對日益嚴苛的法規限制,眾多汽車企業不得不想辦法節能減排。于是到2006年以后逐漸開始了普及道路,目前很多車型上都已經有搭載。
自動啟停有幾種形式?
技術是在不斷在發展的,未來隨著汽車廠家在汽車智能技術上的繼續研發,啟停系統將變得更加智能。發動機自動啟停系統屬于微混合動力技術,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分離式起動機/發電機啟停系統。
采用分離式起動機和發電機的起停系統最常見。這種系統的起動機和發電機是獨立設計的,發動機啟動所需的功率是由起動機提供,而發電機則為起動機提供電能。
博世是這種啟停系統的主流供應商。這種啟停系統系統零件少,安裝方便,而且系統的部件與傳統部件尺寸保持一致,因此可直接配備至各種車輛上。
2.集成起動機/發電機啟停系統
集成起動機/發電機是一個通過永磁體內轉子和單齒定子來激勵的同步電機,能將驅動單元集成到混合動力傳動系統中。法雷奧于研發成 i-Start 系統(i-Stop-Start System),它首先應用于 PSA (標致-雪鐵龍集團)的 e-HDi 車型上。i-Start 系統的電控裝置集成在發電機內部,在遇紅燈停車時發動機停轉,只要一掛檔或松開制動踏板汽車會立即自動啟動發動機。
3.馬自達 SISS 智能啟停系統
Mazda 的 SISS(現在稱為 i-stop 技術)智能啟停系統,主要是通過在氣缸內進行燃油直噴,燃油燃燒產生的膨脹力來重啟發動機的,發動機上的傳統啟動機在發動機啟動時起到輔助作用。據官方數據,使用 SISS 技術,發動機在最短 0.35s 的時間內就能啟動,比單純使用啟動機或電動機的系統要快一倍。
4、滑行啟停系統
目前現有的啟停系統只能在車輛完全停下來時才關閉發動機,而滑行啟停系統在車輛滑行時即可關閉發動機(如高速下坡道),同時,在自動擋車型中使用控制系統自動控制離合器,將發動機與傳動系統分離,以延長滑行距離。當滑行中駕駛員操作油門或剎車踏板時,發動機會迅速啟動。
各國自動啟停技術的推廣
目前歐洲輕型車中50%采用了啟停系統,預計到2019年該比例將提升至90%;中國市場在該領域將跟隨歐洲的步伐,2019年中國車市年銷量規模將達到3000萬輛,其中30% 將配備啟停系統。日本政府為了支持汽車制造商普及這一節能技術,為裝備了啟停系統的車輛開出補貼政策:減免其與不設啟停裝置的基本型號之差價的50%,在2016 CES大會上,雪佛蘭正式表示,從2017年開始,所有在華銷售的雪佛蘭品牌車型上,均將標配“Start&Stop”發動機智能啟停系統。
總結:從成本效益來講,智能啟停裝置是實現混合動力:啟停、再生能量、發動機工況優化這三大節能功能中最具成本效益的一項。這些年,為了滿足油耗法規,各種節能技術逐步被應用推廣,如渦輪增壓、缸內直噴、混合動力等等,這些技術非常復雜,節油效果還不如自動啟停系統明顯。
對于各大汽車廠家而言,自動啟停技術仍需進一步完善優化,針對各種復雜交通路況,研發出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國情的智能啟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