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定義起點、終點關鍵詞搶單,零秒搶單,三個加速器,虛擬定位”。
這句話,你乍一聽,肯定沒聽懂。這其實是一句網約車作弊軟件的功能介紹。網約車司機使用這款作弊軟件,與網約車客戶端同時打開,就可以逃避網約車公司的派車規則,挑自己喜歡的單,甚至可以位置欺騙,多收乘客的錢。

網約車作弊軟件:搶單還能多收車費
近日,北京警方破獲全國首例售賣網約車軟件作弊器案,抓獲5名犯罪嫌疑人。經初步核實,全國已有3萬余名司機購買、使用作弊軟件。該軟件不僅可以逃避網約車公司的派車規則,挑自己喜歡的單,甚至可以位置欺騙,把10公里的距離變成11公里,多收乘客的錢。

團伙研發作弊軟件 鉆網約車漏洞牟利
網安總隊專案組民警偵查發現,不少車主是通過網絡QQ群購買了一種名為“升級網約車軟件”或“觸屏精靈(參配、圖片、詢價)”的作弊器軟件,使用這種軟件對該網約車公司的計算機系統進行干擾,從而對派發的行車請求進行“拒單”和“挑單”。
這些作弊器軟件針對司機使用的安卓系統、蘋果系統越獄和非越獄手機分類。司機和賣方談妥想要購買的軟件型號后,通過支付寶或微信支付600到800元的費用就可購買軟件。
在這些QQ群內,賣方不僅售賣作弊器軟件,還以2000元到2萬元不等的價格全國招代理加盟商。加盟商加盟后,賣方會提供激活100個軟件的激活碼,當加盟方激活碼用完后,再繼續購買。

警方隨后對相關QQ群中售賣作弊器軟件QQ號進行調查,很快鎖定了一個以龐某為首的5人犯罪團伙的身份。2016年8月28日上午,民警將5人抓獲。現場扣押涉案手機30余部,涉案電腦3臺,并根據他們的銀行賬戶等證據,初步查明該案涉案金額高達100余萬元。

警方抓捕現場
目前,開發銷售該軟件的團伙已經被警方抓獲。前幾天剛曝出有“幽靈車”欺客和刷單,現在又有作弊軟件讓乘客蒙受不明不白的損失,網約車到底怎么了?甚至有多友說網約車已經變成了“安著APP的黑車”...
別讓網約車成了“安著APP的黑車”
網約車亟需與之匹配的規范體系
《京華時報》:網約車正式獲得合法身份后,輿論一片歡呼,但也有不少人準確地預見,網約車的發展太過迅猛,但是卻沒有建立與之相匹配的規范和約束體系,網約車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但是,軟件漏洞、從業人員素質低下、平臺管理混亂等等這些問題,不是不能加以改進和完善,問題是現在很多網約車公司似乎更愿意把精力放在如何快速盈利上,這其實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的表現。
網約車企業自己要及時打補丁
中國之聲《新聞縱橫》:網約車是乘客出行的一種選擇,更是司機掙錢營利的一門生意。它既具有公共服務職能,也是典型的市場活動。但是,如此重任在肩的行當,如果只由逐利為先的運營商負責規則的公平執行,顯然不能令人放心。這也再次提醒:網約車企業自己要及時打補丁,堵上這種漏洞;而手握執法權的職能部門也不能放任網約車行業的亂象。

堵住網約車平臺技術漏洞
怎么堵住漏洞?《法制日報》建議,網約車平臺公司應該堅守企業社會責任,持續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網約車平臺技術建設,在技術上走在犯罪分子的前面。針對作弊軟件填補技術漏洞,對安裝作弊軟件的司機進行識別排查,啟動網約車司機評價系統,對于嚴重違反網約車協議的司機進行處理。

網約車的技術漏洞不能用乘客利益填補
網約車的技術漏洞不能用乘客利益填補,因為網約車平臺在技術方面的“后知后覺”,導致一些乘客憑空支付了不必要的出行成本。除了堵住平臺漏洞,還要查清楚到底有多少乘客被多收了路費,多收了多少?對于已經給消費者造成的損失,相關平臺公司對乘客也應該有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