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創造更美好的交通出行?這是寶馬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是其一直在實踐探索的方向。
9月19日,寶馬宣布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合作發起為期三年的 "BMW未來出行青年實踐營",旨在鼓勵年輕一代關注交通出行這一社會話題,并參與到出行解決方案的創想與設計之中。寶馬在將企業社會責任策略向“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升級后,又一次迅速實現了戰略的落地。

“實踐營”項目是寶馬愛心基金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北京市對外人民友好協會及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合作,面向大學生與青年設計師、規劃師推出的全新企業社會責任項目。該項目旨在利用寶馬在可持續個人出行方面的核心優勢與資源,為未來的社會中流砥柱搭建一個學習、交流、實踐的平臺。
“2016 BMW未來出行青年實踐營,是寶馬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也是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一個項目,代表了我們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最新思考,以及下一步的戰略方向。”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裁劉智表示,“未來出行青年實踐營”是寶馬全新公益戰略在中國落地的一個全新平臺,事關所有交通參與者,與公司戰略和核心能力緊密相連。

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裁劉智
向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升級
2016年是寶馬集團誕生100周年,也是寶馬集團的“戰略之年”。
從3月份起,寶馬集團以一系列面向未來的概念車提出了自己對于未來出行的構想;5月,寶馬集團把“全新第一戰略”帶到中國,為寶馬在中國的未來5-10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9月初,在“全新第一戰略”的背景下,寶馬在成都發布了新能源車發展戰略;如今,寶馬集團將同步升級企業社會責任戰略,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核心競爭優勢,創造更多價值。
“寶馬的企業社會責任戰略從根本上是沒有變的。我們從今年開始全球重點要放在戰略功能上,這符合全球公益事業和中國公益事業發展的大趨勢,即利用自身的優勢開展公益行動。”寶馬集團大中華區企業事務副總裁孫瑋表示。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企業事務副總裁孫瑋
根據寶馬最新的企業社會責任戰略,寶馬在中國將從慈善捐助性公益升級為戰略型公益,重點關注兩大領域:一是推動社會發展,共享發展成果,以及推動安全出行與可持續發展。
實際上,圍繞著重點關注的兩大領域,寶馬多年來已在中國陸續開展多個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在安全出行方面,早在2005年,寶馬便啟動“BMW兒童交通安全訓練營”,這也是國內最早的兒童交通安全教育項目,至今已運行12年,在全國63個城市,為39萬名家長和孩子送去了有關兒童交通安全的實用知識。而在推動社會發展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2007年啟動的“BMW中國文化之旅”項目,其目的是保護和傳承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10年間共探訪了25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對90項非遺項目和研究課題進行了總計1,630萬人民幣的資助。

劉智表示,今后寶馬將更加注重戰略性企業社會責任,“我們要充分利用寶馬的核心能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結合企業專長與資源推動社會變革,尋求社會問題的長期解決方案。”
動員全社會創造美好交通出行
“BMW未來出行青年實踐營”是寶馬中國在新的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方向下啟動的首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全新項目。它將聚焦三個方面:未來出行、青年和實踐。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政府事務副總裁姚曉蓉
“未來出行的話題關乎我們每個人,每個企業,而未來出行改變的動力是當代青年人。”寶馬集團大中華區政府事務副總裁姚曉蓉認為,青年人更能夠接受新的概念,同時提出新的理念,寶馬希望通過新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帶動更多人一起思考,改變現有交通模式,讓交通變得更加便捷,“我們愿意聆聽青年人的想法。這個項目著重點在未來出行,也與公司的未來發展戰略相契合。”
根據寶馬的研究和預測,電動化、智能互聯和自動駕駛將是未來出行的三大特點。基于這一判斷,寶馬在“第一戰略”中提出將從一個汽車生產商向一家提供高檔出行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公司轉型。在這一戰略的指導下,寶馬正在加快自身轉型的步伐。從新能源戰略的發布與新能源產品的導入,到在中國已經實現了超過8000公里的高度自動駕駛測試,再到搭載眾多智能駕駛配置的全新BMW 7系的推出....寶馬在可持續發展與改善交通出行方面,已經進行了諸多探索。
交通出行的改善需要全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而青年人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為青年人提供一個廣泛參與的平臺,利用寶馬的專家資源和行業積累,引導青年人關注未來城市交通出行,激發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創新靈感具有深遠的意義,這也正是“BMW未來出行青年實踐營”項目的價值所在。

“做公益不能討巧”,孫瑋表示,寶馬在華企業社會責任戰略將貫徹長期發展、實效為先以及搭建平臺全員參與的三項原則,利用自身的優勢開展公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