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位朋友車壞了,拿到4S店去修,修車實際用了大概1小時,但在結算單上卻發現4S店計了4個工時(話說之前朋友修車都是走保險,因為自己不實際掏錢,所以也就沒多注意工時的問題。),然后朋友就生氣了,覺得4S店在坑他。明明只修了1個小時車,為什么要收4個工時的錢呢?
后來4S店售后的負責人給朋友解釋了一番,總之就是工時費算法很復雜,和時間有一定關系但也沒有太絕對的關系。
什么是工時費?
話說汽車維修/保養工時費一直以來都是行業敏感問題,存在一定的爭議。
簡單來說, 工時費就是工人完成一項維修/保養項目所需要的費用。
目前,我國各省市區均有地方性的汽車維修工時定額及收費標準,雖然各品牌、各地區工時單價與工時定額有所不同,但計核方法基本保持一致。各地普遍采用的工時費計價公式是:
工時費=工時定額×工時單價×該車型的技術復雜系數
比如,換機濾的工時定額為2工時,工時單價為50元,車型技術復雜系數為1.2,那么更換這個機濾的工時費便是2x50x1.2=120元。
下面,我們便一一解釋下工時費的各個系數——工時定額、工時定價、車型技術復雜系數。
什么是工時定額?
關于工時定額,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
工時定額是指在一定的技術狀態和生產組織模式下,按照產品工藝工序加工完成一個合格產品所需要的工作時間、準備時間、休息時間與生理時間的總和。
簡單來說,工時定額并不等同于施工時間,而是包括前期準備和善后時間等。
在汽車維修保養方面,工時定額是由完成某個工序所需的維修準備時間、問題診斷時間、實際維修操作時間、調試時間、場地清理時間等組成的。
維修準備時間包括前臺接待洽談、排班調度、場地/配件/工具準備等時間。
所以,有些維修保養工序的實際操作時間雖然只有10分鐘,但加上其他的準備時間和善后時間后,卻會達到1個工時,甚至2個工時。
這樣算下來,工時的確不等同于小時,而是1工時絕對>1小時。
什么是工時單價?
所謂工時單價,簡單來說就是汽車維保每小時的收費情況。
這個收費標準由于品牌不同而不同。通常來說,工時單價與車型檔次成正比,車越高檔,工時單價越高。而且同一個品牌不同車型的工時單價通常是一樣的,比如寶馬1系(參配、圖片、詢價)和7系的工時單價就保持一致。
什么是車型技術復雜系數?
簡單來理解,車型技術復雜系數是維修該車型某個零部件的復雜程度,如果負責程度一般,可以設為1。如果比一般要難,系數則會大于1,如1.1、1.2之類的。
一般來說,也是越高檔的汽車,車型技術復雜系數越高,雖然現實中未必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些省市區,車型技術復雜系數并未采用。
后記
看完工時費計算,是不是感覺很復雜?
其實復雜的公式背后,還有更復雜的各品牌工時定額和工時單價。根據現行規定,汽車廠家可以自行制定車輛的維修工時定額,且無需向社會公示定額標準。總是,工時費并不是那么透明。而這,也種下了消費者與4S店沖突和糾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