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4日,2016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舉行。活動現場,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于凱在談到智能網聯汽車對傳統汽車產業帶來的影響時表示,智能網聯汽車給汽車產業各領域各體系帶來的沖擊,又孕育了產業升級的難得機遇。
他認為,未來10至20年,汽車產品將由交通工具逐漸成為集合出行、通訊、儲能等多種屬性的智能載體。汽車生產基地實現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化生產將成為趨勢,分車租賃等新型消費模式將被廣泛接受,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將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將成為趨勢,新的市場需求、產品屬性、商業模式將重塑產生產業鏈,給我國汽車產業升級帶來難的的歷史機遇。但新一輪的產業變革也對我國汽車企業戰略決策、創新能力和效率等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以下為訪談實錄:
于凱:尊敬的何部長、朱總,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上午全體會議的第一階段主題是“變革時代的產業管理取向”,旨在以汽車產業正在發展的深刻變革為背景,探討改革產業管理體制,破除制約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機制障礙,健全相關政策法規體系的對策和思路。
談到汽車產業正在發展的變革,昨天下午來自一汽、長安汽車、北汽、廣汽、華晨、大眾、未來汽車、中汽協會、中汽學會、中國汽車報社領導齊聚一堂,聚焦泰達新平臺,以智能網聯汽車為切入點,就智能網聯時代企業定位的認識和思考,汽車產業融合發展的動力和方向做了深入研討。
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汽車產業的制造點和市場競爭的焦點,將加快產業重塑,打造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核心優勢。建設汽車強國,是推動制造業由大變強的重要支撐,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內在要求。在此,向各位同仁就會議達成的共識予以通報,以詮釋時代變革的主題。
一、智能網聯汽車作為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產物,代表了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
創新驅動、市場需求和政策導向是推動產業發展的三大力量,智能網聯汽車兼具了三者的優勢,有助于產業聚焦,必將得到快速發展。在創新發展方面,智能網聯汽車是多領域融合,跨產業協作的產物及為傳統企業提供了創新升級的平臺和載體。市場方面,智能網聯汽車正促使汽車功能和使用場景多元化,將運用互聯網技術、圍繞客戶需求、重塑服務模式。在政策方面,汽車產品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政策都將面臨必要的調整,產業向智能領域轉型既是大趨勢,也是當務之急。
二、智能網聯汽車給汽車產業各領域各體系帶來的沖擊,又孕育了產業升級的難得機遇
我們認為未來10至20年,汽車產品將由交通工具逐漸成為集合出行、通訊、儲能等多種屬性的智能載體。汽車生產基地實現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化生產將成為趨勢,分車租賃等新型消費模式將被廣泛接受,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將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將成為趨勢,新的市場需求、產品屬性、商業模式將重塑產生產業鏈,給我國汽車產業升級帶來難的的歷史機遇。但新一輪的產業變革也對我國汽車企業戰略決策、創新能力和效率等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面臨變革和機遇,我們提出如下應對措施:
一、積極應對、科學對待
各汽車企業及互聯網企業應正視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以開放的眼界、包容的心態、創新的思維加以對應,直面變革不動搖、不懈怠、不盲從,科學規劃發展路徑,在踏實創新中共建新型汽車企業。
二、兼容并蓄、取長補短
傳統汽車產業要加強機制和文化創新,學習互聯網企業以用戶和消費體驗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互聯網企業也要學習傳統企業注重質量、安全的扎實陳連,不斷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三、循序漸進、務實謀劃
各企業都應做好基礎研究,提升技術水平,扎實推進新技術研究,加快轉變思維方式和決策方式,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做優產品與服務。
四、完善法規、標準引領
創造有利于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政策法規環境,集合行業力量,用5年左右時間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的標準體系,努力在部分領域形成國際引領。
女士們、先生們,通過泰達聚焦凝聚泰達共識,匯聚泰達智慧。以上是昨天會議形成的初步共識,旨在引領大家圍繞主題做更深入的思考,也期待各位專家學者就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貢獻出更多的智慧與遠見。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