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2016成都車展最強參展陣容是誰?那么非寶馬莫屬。寶馬不但在車展上市了M4 GTS、7系未來百年特別版等性能和高端車型,更是強化了其在新能源領域的陣容。在成都車展前夕的寶馬新能源汽車發布會上,寶馬更是發布了7款新能源新車,其中6款車型發布了官方售價。

在成都這類B級車展卻帶來如此多新車,尤其是新能源車型,足以看出寶馬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以及對新能源發展的積極推動。很榮幸,在車展期間我采訪了寶馬在中國的掌門人: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康思遠先生。
康思遠比約定的訪談時間提前了20分鐘,進來后用中文"您好"和在場的每一位媒體同仁問候握手。落座后,還親切的關心大家在車展期間的工作強度,并為因車展而讓大家在周末加班感到抱歉。這些簡單的舉動,表現出這位掌門人的平易近人,并一下子拉近了距離。一段寒暄后,我們迫不及待的提前進入了正題。
寶馬上半年銷售業績喜人
今年恰逢寶馬集團百年生日,對于包括康思遠在內的每一個寶馬員工而言,這都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為此,寶馬在今年會非常努力的取得良好的市場表現。據數據顯示,寶馬今年上半年的利潤率很高,稅前利潤率達到了8%-10%。對于這樣的半年業績,康思遠顯得非常冷靜,他說:"寶馬集團今年上半年在全球市場迎來了銷量和盈利的歷史新高,在中國銷量和業務質量同步提升,并實現了本土化方面的大步跨越。但這個成績并非單純短期努力的結果,也不是一個巧合,而是我們執行長期清晰的企業戰略的一個自然的結果。這種戰略包括我們的產品規劃、產品設計、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產品線組合,以及傳統動力汽車和新能源動力汽車的布局和逐步推進落實,這是一系列企業戰略明確執行的結果。"

寶馬新能源車型銷量上升趨勢明顯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寶馬是第一個創立子品牌的豪華汽車廠商,BMW i創立于2011年,i的意思就是創新(innovation),更是寶馬創新的孵化器,將帶動整個集團創新的一個平臺。2013年,寶馬推出了i3和i8兩款產品。
談到i3和i8,康思遠給我們分享了一組數據:"自2013年BMW i3和i8上市起,目前總的銷量大概是7萬臺。這意味著什么? i3是緊湊型豪華純電動車市場上最成功的一款車,i8也非常成功。更重要不是總的銷量數字,而是它的上升趨勢,比如今年BMW i3升級款在歐洲上市以來,一個月之內的訂單是7000臺。同時,寶馬新能源車在歐洲占到寶馬總銷量的4%左右。在歐洲某些國家,我們的新能源汽車供不應求。在全球市場,今年上半年,銷量比例大約是2%。同時,超過80%的i3車主都是第一次選擇寶馬品牌,這是非常有趣的現象,BMW i品牌拓展了寶馬客戶群體的范圍,對寶馬來講這是一個非常有戰略意義的成就。所以,這是一個可以認真嚴肅地探討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問題的恰當時機。

介紹這些數據的同時,在中國生活多年的康思遠不忘分享他在北京一個朋友的購車經歷:一位在北京搖號很久都未中簽的朋友,剛剛買了一輛BMW i3,因為他可以獲得新能源車的牌照。目前,北京的新能源車牌照只發放給純電動車。而這位朋友告訴康思遠說:i3的駕駛感受完全超乎想象,極具駕駛樂趣。
雖然目前中國政府在補貼等方面也作出大力支持,但寶馬清醒的認識到這些補貼力度會逐年下降。但這些政策對吸引消費者關注新能源汽車起到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這些鼓勵政策,他們可能不會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同時,公關充電設施也在快速發展,在建設小區的公共設施的時候會將充電設施的規劃考慮在內。而寶馬目前已經在全國很多城市建立了超過1000個即時充電ChargeNow充電樁,并計劃在年底增至1500個。在康思遠看來,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最具潛力的新能源市場之一。
推出iPerformance的意義何在?
今年7月起,寶馬的新能源車型命名采用了更加明確的品牌化名稱:BMW iPerformance,中文為"BMW i電動性能"。命名中的"i"代表了創新,"Performance"(性能)表達了寶馬造車哲學的真諦:不管采用任何新技術,卓越的動態性能和駕駛樂趣是寶馬始終不變的追求,這也是與其它品牌的最大差異點。
提到 iPerformance,康思遠強調了今后所有的插電式混合動力都會冠以該名稱,它將同時代表BMW i的領先科技和不同的細分市場。
"縱觀寶馬品牌戰略,其實我們如果把它比喻成一個書架,一端是M,另一端是i,i有i車型、iPerformance,M也是有M和M performance,中間是我們的主力BMW品牌,涵蓋從緊湊型車一直到大型車所有細分市場,三個維度上會一起發力,核心就是駕駛樂趣、安全、創新。我們相信,憑借這種清晰的規劃和發展,我們一定會提升我們整個品牌的吸引力。"康思遠口中的品牌力,也正是寶馬今年年初提出的全新"第一戰略"的核心內容。
在中國,新能源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階段。從市場規模發展來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了兩倍以上的增幅,而且在基礎設施方面,越來越多的充電樁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時,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也在日益提高,所以,寶馬認為這是非常好的時機,來進一步探討新能源汽車在中國市場未來發展的戰略,包括寶馬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到今年年底,寶馬的新能源車型數量將達到9款,這也是豪華品牌中最強大的新能源汽車家族。

與i3拓展新的寶馬客戶群體不同,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所覆蓋的不同細分市場與它原來的市場是有重疊的。好比一輛7系新能源車既服務于新能源客戶,也一樣服務于傳統7系客戶。740Le的客戶一定是7系的車主,他們十分注重環保和領先科技,他們不愿意駕駛高能耗車,而更傾向于相對環保的車。此時他就有了選擇,而不需要做出任何妥協就可以擁有最佳的環保,最頂端的豪華和最領先的科技。基于這一戰略,未來寶馬集團在所有細分市場都會有一個插電式混合動力的車型,供不同層級的客戶去選擇,而且BMW i本身也會繼續發展。
安全性是寶馬所考慮的首要因素
談到安全性,尤其是新能源車中電池安全性,康思遠顯得嚴肅認真,他說:"安全性是寶馬考慮的首要因素。電動車電池里有很多小電池,寶馬的做法是把很多電芯組裝成一個電池的單元,多個電池單元并聯成一個電池組,是并聯而不是串聯,所以一個電池出現問題時其他電池仍然保持工作。對于電池來講熱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不同溫度下會出現極寒和極熱的狀況,此時就需要有很好溫度管理技術。"

"寶馬自己獨立研發的液體冷熱循環系統,能夠保證它始終保持理想的維度,不至于熱失控,也不至于發生其他危險情況,這在保證安全方面至關重要。另外,我們這些電池單元并聯在一起以后,會組成電池組,外面是非常堅固的框架,這也是我們獨立研發的,它可以保證全天候的安全。"康思遠補充說,"現在電池技術一直在發展,寶馬一直都在跟蹤這個技術,并將最先進、最安全的技術應用到寶馬車型上。說到安全,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高強度碳纖維,碳纖維是工業化里面最堅固一種材料,用特定方式編織在一塊成為一種復合材料,不但輕而且堅固,既能保護駕乘人員也能保護電池,這是我們全面安全防護的關鍵。對于寶馬來講,一個先進的電動車絕不是說在電池加一倍,把續航里程提上去這種單純數字上的衡量,安全性是寶馬考慮的首要因素,以及性能、里程、安全與實用性之間實現完美的平衡。"
五年后的iNEXT代表寶馬未來創新之路
在創新領域里,大家應該特別關康思遠稱:"五年后投產的iNEXT不僅是一個新能源的概念,更是整合創新的一個載體,包括自動駕駛、最先進的數字互聯科技、以及屆時最好的電池電力驅動技術。目前電池技術正在快速發展,電池的能量密度將來一定會越來越高,尺寸越來越緊湊,使用起來越來越方便,這些都會在寶馬新能源戰略中得到體現。我們一定會將最好的技術,數字互聯科技以及電動化技術應用在我們未來的產品上。"
自動駕駛的先決因素依然是安全
對于自動駕駛,康思遠依然著重強調了安全性:"安全性對于我們這樣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汽車制造商來說永遠都擺在第一位。"但同樣不能喪失實用性和駕駛樂趣。
全新7系車型上已經可以在時速210公里/小時下實現一些駕駛輔助功能,比如說變道提醒、自動跟車和車輛跟蹤。但是寶馬在宣傳方面非常謹慎。
提到自動駕駛,康思遠對未來充滿信心,同時也對當下給予了嚴謹的態度。他說:"寶馬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究方面已經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比如像今年7月在成都就實景演示過高度自動駕駛技術,包括自動變道在內的三項主要功能,寶馬是首個在中國實景演示該功能的豪華汽車品牌。我們在中國擁有超過8000公里以上真正的自動駕駛實路測試,實驗的里程更長,在自動駕駛這方面可以說寶馬有非常多的積累。"
那么自動駕駛這一天到底會不會到來?康思遠給出了肯定得答案。不過,他也提出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汽車目前還是有人的大腦來作出判斷,其他都是輔助功能,而當談到真正自動駕駛的時候就要全權交給汽車去判斷。這就涉及到社會性、法律性和倫理等多方面因素。從工程角度來講,你要想象出這一個人駕駛一輛車可能遇到的所有場景,否則汽車沒有辦法進行判斷,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于未來自動駕駛的實現,康思遠強調:"自動駕駛現在還處于剛起步階段,還有很多的問題要去考慮。而未來將首先在封閉道路,例如高速公路上先實現一些自動駕駛功能。"
在采訪結束前,康思遠再次強調寶馬在未來產品的開發方面著重考慮的三點:安全性、實用性、駕駛樂趣。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才能達到最好的平衡,這是寶馬甚至包括其它品牌都要經歷的長期研發路徑。

寫在最后:成都是一個并不限購的城市,新能源車型在這里并沒有政策的照顧。很多品牌即將上市的新能源新車都未在這個展銷會成分的成都車展展出。而寶馬不但帶來了陣容強大的新能源車型,還為成都車展做了一系列的新能源活動,其中就包括9月1日晚的新能源發布會。這足以看出,寶馬旨不在當下政策影響帶來了暫時業績,而是將目標定在了更高的方向和更成熟的市場環境,來同傳統燃油車進行"公平"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