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小編駕駛某1.4T渦輪增壓SUV車型跑了將近800公里的高速路,這臺市區駕駛讓我感覺動力不錯的SUV車型在高速上給我的感覺卻是截然相反,時速超過100km之后車輛的加速便十分平淡了,120km之后的加速可以說只看到時速指針慢慢攀爬,身體已經沒有太多的感覺。
當然,客觀的講它的加速表現不算慢,但是相比70km時速內的那股生猛勁來說還是差別明顯,因此我說他高速疲軟,而和低速有著相當大反差的不只是這款車,這也是小排量渦輪增壓的一個共性。
為什么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后段輸出乏力呢?
我們看看這張大眾1.4TSI發動機的功率扭矩曲線圖,從圖上可以看到扭矩平臺十分寬泛,從1750轉-4500轉都是最大扭矩輸出平臺,我們常說低扭的作用,低扭強,初段會十分生猛,因為同在2000轉時,自然吸氣只輸出70%的扭矩,而渦輪發動機已經輸出了100%的扭矩,這時候在加速上渦輪增壓車型會覺得快很多。
我們看自然吸氣的曲線,就會發現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扭矩曲線類似于山峰,最大扭矩轉速為最高點,從1000轉到最大扭矩轉速點的過程中扭矩輸出越來越高,應用到加速中就意味著車輛掛上擋位提速的過程中轉速越高扭矩輸出越高,車輛加速越快,這也是為什么有人覺得自然吸氣車型轉速越高動力越暢快的原因。
而遺憾的是高速動力是你在4S店試駕的時候無法體驗到的。
正因為這種提前發力的特性,渦輪增壓車型的優勢在于低速階段,一旦到了高速路上,轉速長時間需要保持2000轉以上時,車輛的扭矩已經全部發出,再無加速快感,但是自然吸氣發動機真正到了后段之后,動力依然不錯。
換句話說
1.4T渦輪增壓車型可能0-60km/h需要4秒,但是60-120km/h需要10秒
2.0L自然吸氣車型0-60km/h需要5秒,但是60-120km/h只需要9秒
就是說渦輪增壓低速高速加速差別是十分大的,因此想要購買渦輪增壓車型的朋友還得弄到渦輪增壓車型上高速跑跑,看看是否適合你,尤其是對于常跑高速的朋友來說尤其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