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自主出口來說,持續的銷量下滑,已經給中國汽車企業拉響了警報。
全球銷量第一的稱呼,似乎一點也融化不了自主品牌的出口的堅冰。據中汽協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出口較上年同期下降約19%,除了伊朗、阿爾及利亞等小市場還略有自主品牌的“身影”以外,在更有代表性的俄羅斯、巴西等市場,包括奇瑞、吉利和長城在內的自主品牌都遭遇到了“滑鐵盧”下滑。
回到原點
中國汽車出口最早要追溯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之前,在進入新千年之后,中國汽車出口發展迅猛,從2002年出口量2.2萬輛到2012年突破百萬輛僅用了10年時間。但近幾年來中國汽車出口市場持續低迷,其中2015年自主品牌出口更是出現了大幅度下滑,全年出口僅為72.82萬輛。
2016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出口情況依然沒有好轉,包括奇瑞、比亞迪、吉利在內的自主品牌在幾個重要的海外市場上紛紛遭遇到銷量了下滑。

下滑最大的是自主品牌最先耕耘也是最為倚重的俄羅斯市場,其中包括長城、興凱、奇瑞和比亞迪在內的汽車公司均已投放此市場長達十年之久。但是數據顯示,去年多個自主品牌單月銷量僅為兩位數。長城、一汽的銷量在今年1月更是“跌停”,比亞迪甚至宣布再次退出俄羅斯車市,海外最大出口汽車廠商奇瑞上半年也僅僅賣出了389輛,吉利上半年銷量也同比下滑了超5成,盡管力帆銷量一直堅挺,但是上半年累計銷量僅為1,310輛。
據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在俄輕型車市場份額進一步下滑為1.83%,創下了近幾年新低記錄。除了俄羅斯市場外,自主品牌長期深耕的巴西市場也遭遇到了南美“詛咒”。 其中,自主品牌們在巴西市場紛紛失速,尤其是在巴西建成海外最大工廠的奇瑞品牌,投入巨大卻被市場潑了一盆冷水。今年奇瑞上半年在巴西市場累計銷量只有1,133輛,同比再次暴跌。此外江淮僅售1,402輛,力帆也僅僅出售了1,842輛。除了巴西外,中國汽車公司還扎堆烏拉圭市場,目前自主品牌1~5月累計銷量為2,502輛車,同比下跌40%。

俄羅斯、南美市場的慘敗讓自主品牌汽車廠商把更多注意力轉移到中東和非洲國家,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從目前情況開來,自主品牌的“開荒”略有成效。自2014年以來,伊朗也成為了中國汽車公司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奇瑞、江淮憑著新市場增長暫時性“止血”。
資深業內人士羅蘭指出,相對于中東、非洲等市場,俄羅斯和南美市場的市場容量不僅更大,而且競爭對手甚至還包括ABB等豪華品牌,所以這兩個市場的表現更能客觀地反應自主品牌真實情況。

根據整個上半年情況來看,奇瑞出口銷量為40,038輛,同比下滑了20.1%,長城則折戟于包括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市場,吉利也遭遇了銷量滑坡。對于經歷了十多年海外耕耘的自主品牌來說,目前依然處于草創時期,不免讓人覺得前景十分不妙。
“慘敗”的背后
自主品牌出口銷量的持續下滑經濟、政治等因素首先成為最直觀的體現。首先是匯率因素,據《威爾森》分析顯示,我國乘用車出口的主要市場為新興和資源依賴性國家,2015年上半年經歷的油價與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導致當地經濟走弱,貨幣貶值,需求下降。此外,日、韓等汽車出口國貨幣分別較人民幣貶值18.5%和8.7%,其產品價格競爭優勢明顯提高。
此外,某些國家政治不穩定也給經濟下滑造成了影響。受此原因,巴西經濟連續三年處于低迷狀態,當地車市所受沖擊巨大,自主品牌銷量首當其沖受到影響。除此之外,俄羅斯汽車市場情況也非常類似。

對于自主品牌受出口的主要市場經濟、政治影響較大的原因,羅蘭解釋道,由于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一直處于低端車型領域,該細分市場消費人群受經濟影響波動最大,消費能力完全視其收入水平而定,國家經濟整體低迷,收入預期降低,必定壓縮開支,尤其是在購買新車等大宗消費品支出上。
所以除了當地經濟、政治等直觀因素外,其銷量“跳水”更核心的原因是源于自主品牌在走出去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
首先是自主品牌的品牌力仍然處于世界汽車品牌“中下游”位置,雖然其在出口時打著“高端”品牌的旗號,但是隨著跨國車企在新興市場“下壓式逐步滲透,自主品牌與跨國車企在競爭中逐漸落入下方。
羅蘭認為,自主品牌自身產品實力而言,目前無法與跨國車企相提并論,雖然近年差距有所縮小,但整體實力還存在巨大差距,在全球逐漸一體化的情況下,海外市場的競爭核心仍然會圍繞產品力展開。而且這一形式正在惡化,目前日韓汽車廠家正在通過一系列價格調整逐步發展新興市場,這對于主打價格優勢的自主品牌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除了產品孱弱以外,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的策略也欠缺一定的靈活性和針對性。業內資深人士認為,自主品牌“走出國門”的初期,更多是政治秀,或者說是簡單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對海外市場重視不夠。而在這十多年期間,自主品牌對于海外車市的態度變化不大,未針對海外市場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渠道建設。
據悉,2015年,在俄羅斯市場經營超10年的奇瑞也只有區區19家經銷商,更糟糕的是,因為銷量下滑,長城還與當地經銷商產生了沖突。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現代汽車2015年除了大規模建立新的展廳以外并且有計劃地進行這推廣現代品牌的一系列建設。南美市場同樣如此,目前僅奇瑞一家在當地有推廣。可以說,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的渠道建設非常緩慢。
其次是自主品牌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對產品投放針對性不足,對于新的市場靈活度不夠,創新方面更是乏善可陳。
可以說,目前自主品牌出口遇到了最嚴峻的形勢,這份壓力不僅僅源自于銷量上的滑坡,更主要的是戰略、地位和競爭上的全面落后。也許就如業內資深人士所說的,到了該喊自主品牌回國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