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汽車訊 北京時間8月2日消息,據《日經新聞》網站報道,豐田全資控股的大發汽車公司正在向亞洲小型低成本車市進軍,而這一領域過去一直是豐田的短板。
業績增長的時機已經到來
本周一(當地時間8月1日)豐田通過股權交換完成了對大發汽車公司的100%控股,后者此前就是豐田旗下的一家子公司。大發汽車總裁(參配、圖片、詢價)三井正則(Masanori Mitsui )表示豐田實現對大發的100%控股為后者109年的發展史翻開了新的篇章,未來大發將全力進軍東南亞市場,該地區的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已然是大發海外戰略中最重要的兩大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大發同豐田更為緊密的合作可幫助其大踏步邁向國際市場。值得注意的是,豐田在對大發實現100%控股之后,兩個品牌將繼續保持獨立運營狀態。
據報道,周一大發總部一切如常,其成為豐田全資子公司并未對其生產經營產生任何影響。一位大發汽車的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我的感覺是一切都未發生改變,公司還在一如既往的向前發展。”
另外一位大發汽車的銷售員認為,大發同豐田加深合作能夠增強前者的銷售能力。另一些員工則表示他們幾乎不知道任何有關公司同豐田股權交換的消息。
有觀點指出,豐田和大發對股權交易低調再低調的態度也符合大發企業發展戰略聚焦于實用主義的原則。如今日本國內迷你車市場競爭之激烈已經促使大發進一步壓低自身的研發生產成本,從大發位于日本西南部中津的生產工廠便可窺見一斑。在工廠的生產區設置了許許多多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按照先前計劃好的路線移動至指定位置完成焊接等等能夠盡力節省每一分錢的工作。
對于大發的做法,市場并未透露出半點憐憫。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日本迷你車型銷量同比下降13.4%,值得注意的是大發所產車型70%銷往日本本土市場,整個從業環境的惡化使得大發遭受沉重打擊。為了擴大業務市場,大發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海外客戶群。
“在一起”的成果
大發公司成立于1907年,最初業務便是研發自主內燃引擎,該公司也是日本汽車制造商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企業。60年之后,大發放棄獨立發展的想法轉而同豐田在資本和業務方面展開合租,1998年大發正式成為豐田旗下的子公司。
當時大發在迷你車市場還遠未能同鈴木汽車公司相抗衡,隨后企業將同豐田深化合作定調為自身的“求生戰略”。在豐田的幫助之下大發研發生產實力不斷增強,其推出的高質量、低成本車型(比如Mira e:S)受到市場的熱捧。
盡管被豐田全資控股,但大發的“血脈”卻不會消失。三井正則強調未來大發會繼續保持企業的獨立性,這一點將在研發和生產領域得以體現。
對于豐田來說,大發在亞洲及其他地區的業務發展或面臨巨大挑戰。豐田總裁豐田章男(點擊查看最新人物消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在中型車研發領域擁有較強的實力,同時我們也掌握了尖端的科技。不過豐田尚未在迷你車市場奪取較大的份額,而在這一領域大發或將會有一番建樹。”
有觀點認為,大發和豐田之間的合作將幫助兩家車企在整個日本汽車行業掀起一陣變的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