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5日,由新華社•新華每日電訊主辦的2018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首屆企業家精神圓桌會議在海南博鰲開幕,來自全國的企業家、專家、地方官員、部門領導就圍繞“創新風采、擔當情懷”會議主題及新時代企業家精神的內涵與外延進行了熱烈的探討,凝聚了共識和力量,并發布了中國營商指數報告。
企業家方面說:關鍵詞——創新、擔當、工匠、奉獻
什么是企業家精神?新企業家代表從自己的創業經歷說起,談新時代的企業家需要怎樣的精神,他們的發言引發全場共鳴。
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發言中表示,當我們從一個大國向強國邁進、要服務世界的時候,不能僅依賴于他人的技術,要自主創新,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奉獻精神。第一、品牌背后的價值是質量,是工匠精神,絕對不能忽悠消費者;第二、技術要比別人領先,要有創新精神,不斷地創新;第三、堅守企業家的誠信,要有誠信精神;第四、一個企業要保持創造力,要有一種吃虧、奉獻的精神。董明珠指出,中國制造業要參與到強國戰略中,意味著一定要把核心技術搞上去,制造業必須是一個健康的細胞,我們的國家才能強大。“一枝獨秀不成林,萬紫千紅才是春”。
西藏華鈺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建華在發言中表示,當代企業家應該具備三種精神,包括勇于擔當的精神、勇于開拓的精神和專注的工匠精神,華鈺礦業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也在深刻踐行這三種精神。華鈺礦業每年為當地農牧民安排就業2000余人,十年間帶動當地農牧民人均收入增長二十倍。不僅如此,華鈺礦業在西藏開發礦山時始終將環境保護放在首位,處理好環境保護和資源開發的關系,在打造綠色礦山的同時也保護碧水藍天。
中國鐵路通號集團副書記、執行董事楊永勝通過講述非洲一個農貿市場水果攤的故事,認為企業家首先要會發現市場機會,預判明天的機會在哪里。他認為,世界一流企業必須具備這幾大特點,一是這個公司的治理是科學和完善的,二是這個企業受到廣泛尊重,像谷歌、亞馬遜、蘋果等等,三是企業有超強的執行力,四是銳意改革進取,五是引領趨勢發展。他表示,我們的企業家應該對標這五點去要求自己。
中國寶武集團上海寶地不動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呂軍認為,企業家的實踐活動需要有規范有序的經營環境,尊重市場、尊重規律、尊重法人主體、規范市場行為,減少行政干預、主觀干預。建立政府監督市場的評價機制和嚴格的問責機制,用治理環境污染、建設綠水青山的決心和魄力大力塑造綠色、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他建議,可以考慮仿效“河長制”,明確專人定期測評,獎優罰劣,以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
專家方面說:關鍵詞——創新、責任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認為,在目前全球創新還不足的情況下,各國需要搶份額,搶份額最關鍵的依靠力量就是企業家,在這個時候,你要想讓企業家發揮他的才能,那么就必須給他提供良好的一個營商環境。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紫荊創新研究院培訓中心主任林惠春在發言中表示,全世界的企業家實際上特質都是一樣的,最大的特質是企業家必須要有創新的精神,不僅僅是技術的創新、產品的創新、管理的創新、市場的創新,特別是要有商業模式的創新,沒有商業模式的創新今天就沒有騰訊和阿里巴巴,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靈魂。
什么是創新?中國國際經濟學會副會長強宏認為,最基礎的創新是跨界,起碼要有跨界的應用。而像淘寶、天貓這樣改變了人們購物和交易的方式,這是顛覆性的創新,是更大量級的創新。
中國社科院科學評價中心主任荊林波在發言中表示,企業的精神,最重要的還是責任,這個責任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企業的自身責任,更重要的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們知道日本的一個交易員使得一個百年的日本銀行就沒了,十年前金融海嘯其中一個倒掉的是安然,安然最終也是由于企業的失信。而今天的企業家要面臨技術、環境、全球化三大挑戰,更需要社會責任,只有這樣,您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地方方面說:關鍵詞——優化、惠企、共享
福建省福州市副市長李文彬在發言中表示,福州市近年來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優化了營商環境: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市場主體持續激增。2012年以來福州市進行了六輪放管服改革,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激發了市場活力,今年一到九月,全市新增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9.24萬戶,日均新增337戶。去年以來,福州市進一步取消行政審批事項,在全省率先開展證照分離改革,榮獲中國互聯網+政務服務創新獎。二是平推惠企政策,助推企業發展壯大。福州市近兩年接連出臺了一系列惠企舉措,包括推動福州新一輪經濟創新發展,十項政策49條措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三年行動方案等。三是深化自貿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近年來,福州片區新增企業28460戶,注冊資本達到5724億元。
黑龍江省綏化市副市長劉野表示,要振興東北經濟,優化營商環境是關鍵。不僅要留住企業、人才,還要吸引新的企業、高端人才進入。
江蘇省南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葛玉琴介紹,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南通市人大決定從2016年起,將每年5月23日設為“南通企業家日”,并連續3年開展“企業家日”活動,評選表彰“張謇杯”杰出企業家等一批優秀典型,以營造良好的創業投資環境。
海南省副省長沈丹陽表示,今年四月份,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海南將重點做了三件大事推進自貿試驗區和探索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第一,海南全力推動中央政策落地實施。海南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方案,形成了1+N政策體系,積極推進海南自由貿易賬戶(HNFT)體系建設;第二,海南不遺余力地改善營商環境,提出了45條改善營商環境創新務實舉措;第三,海南下大力氣打牢基礎、補齊短板,開展了“百日大招商”、“百萬人才進海南”等一系列專項活動,不斷夯實五網基礎設施建設,補齊醫療教育等短板。沈丹陽面還向與會的兩百多名企業家呼吁,海南既是宜居又是宜業的地方,希望企業家在享受海南優質生態環境的同時,選擇來海南投資興業,共享海南發展的新機遇。
部門方面說:關鍵詞——情懷、創新、包容、擔當
中國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于武在講話中表示:中國企業家精神的來源中國的傳統文化、西方工業化、紅色文化三方面的傳承。當下最需要弘揚的企業家精神有三,一是人文精神,就是要有情懷,要有造福人類,提升人類生存價值的理念;二是創新精神,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是最本質的特征;三是共享與包容的精神。而要弘揚企業家精神,就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我理解其中至少包括了四項重要內容,一是要保護產權、二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企業家的經營自主權、三是著力構建公平的競爭環境、四是要著力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綜合處處長吳少華表示,從監管方面來說,堅持依法監管、適度監管、審慎監管,努力提高監管效能,這樣有助于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在講話中指出,新時代中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中國經濟增長要從過去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要素驅動,轉向依靠效率驅動和創新驅動。在這種情況下,特別需要中國的企業家勇于創新、勇于擔當,展現新作為。
全國人大財經委原副主任委員賀鏗在總結發言中指出,激發、保護、弘揚企業家精神要有好的營商環境,要從三個方面來塑造企業家精神,即改善環境、梳理好企業文化、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他表示,加強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最關鍵的是兩條,一是企業的高管遴選機制,不要是家族傳承式的,而是要依賴現代企業制度。二是現代會計制度,會計不一定要公開,但必須經得起權威審計。(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