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召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大型國家級展會,這屆進口博覽會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來自全世界82個國家參加國家展,30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包括200多家世界500強和龍頭企業,進行對接洽談。

進博會的召開主要意味著向世界宣告中國擴大了進口,中國用實際行動和切實舉措,傳遞出繼續擴大開放、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的堅定決心。通過進博會展示、洽談,發現商機,深化合作,還將更豐富中國市場,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為中國企業開啟新通道、新商機,尤其是跨境電商。
恰好進博會期間遇上每年一度的天貓雙11,今年天貓國際有來自75個國家超過19000個海外品牌給消費者帶來高品質的消費體驗。萬眾矚目的2018年各大電商雙11大促正式結束,來自天貓雙11的數據顯示,目前位列前十大進口品牌有Moony、KAO/花王、Swisse、 Aptamil/愛他美、bioisland、a2、MartiDERM、A.H.C、城野醫生、Elta MD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傾向于理性消費。尤其是在90后為代表的新生代消費群體中,對于消費的認知已不再局限于物質領域的富足,精神領域的追求已經不可或缺。

第四消費時代的消費升級
日本消費社會研究專家三浦展經過30年深入研究,在《第四消費時代》書中提出了消費理念"四階段論":即少數中產階級享受的"第一消費時代";乘著經濟高速發展的春風,以家庭為中心的"第二消費時代";個人化/個性化趨勢風生水起的"第三消費時代";到了今天,當人們從追逐時尚和享受轉向"回歸內心的滿足感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紐帶"的時候,日本開始進入重視"共享"的"第四消費時代"。
指的是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換取產品的更多附加價值(比如體驗、氛圍、品牌、便利性)。
過去我們買東西主要是為產品本身的價值買單,消費升級是為附加值買單。除了關注產品本身的功能和品質,我還關心使用體驗是不是愉悅,有沒有給我帶來精神和審美上的滿足等等。

富人階層不需要升級,因為本來消費層次就高;工薪階層沒有錢升級(他們消費依然重視性價比和基本功能),那么消費升級主要就是指——新中產。90后是互聯網的原住民,從小接觸豐富資訊,視野開闊。他們的精神消費水平早已邁入高層次,但他們的物質消費水平還跟不上,消費升級正好切入其迫切心理。而且,他們對所消費商品的知識更豐富,品牌意識也更強,還有國際化的視野+渠道(各種海外購和代購),他們對消費的要求是很高的。
正如"第四消費時代"的理論所說,當今年輕消費群體已逐漸拋棄"貴即好"的消費理念,但這并不意味他們不在追求品質。恰恰相反,他們更追求在價格與品質之間的最佳平衡點,在保證更佳的生活質量的同時,不為無謂的溢價買單。

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中,呈現出一個很有意思的特征,就是爆款品類帶動整體行業發展,比如我開始講到的母嬰品牌bioisland,以及當年風靡一時的電子馬桶蓋,在天貓上賣到爆的日本美容儀等等,這些爆款品類紛紛帶動了人們對這個領域升級的帶動,也帶動了行業對這些產品的學習和升級,繼而帶動了整個品類的升級。
這是一個消費者主權意識的爆發,一旦接觸到了好產品,需求升級的意識被喚醒,對于產品逐漸形成挑剔的習慣,需求的提升不可逆,也是一個消費者需求開始影響生產的重要趨勢,也是這輪消費升級的重要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