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廣義強調,做一個卓越的領導人首先應該管理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尤其戰勝自己的欲望;就像老子所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現在為什么一些人一些企業甚至一些高級領導干部,出現了很多貪污受賄問題?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在修身上下功夫,成為了自己欲望的奴隸!所以,只有自己身修好了,才可以管理好一個家庭,一個企業;如果連家庭都管理不好,那他又如何治國呢?
隋廣義表示,儒家所追求的是一種內圣外王的境界;以修身為本達到內圣,內圣而后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外王的目的!而修身又以正心、誠意、格物、致知為下手處;格物就是革除物欲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開啟人生真實的智慧!所以《大學》說: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論語》中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對于做領導者的作了一個比喻,就是說一個有德的領導就像北極星被眾星圍繞一樣;所以,孔子是很主張“德政”的。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隋廣義舉例表示,孔子說:“導之以政,齊之以德,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意思是說一個管理者,如果你只知道你用制度和手段來壓服屬下,員工可以做到聽話,但是他內心不一定服氣;更不能使他有羞恥和悔改之心;如果你用道德來感化他,用做人的道理來引導他,那么他就會有了慚愧悔改之心。下屬的自我管理能力自然也會加強,也才會自動自發的做好他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