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 2018年中國扶貧日“互聯網+”社會扶貧論壇在京召開。本次論壇為2018年扶貧日系列論壇分論壇之一,由2018年扶貧日論壇組委會主辦,中國社會扶貧網、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承辦。
論壇現場,電商扶貧平臺展示成為本次論壇一大亮點。中國社會扶貧網致力于打造具有公信力的消費扶貧第一品牌,探索構建“人人皆愿為、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聚力扶貧參與機制。這是中央企業和中國社會扶貧網切實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 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的又一有力舉措。
國務院扶貧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夏更生10月16日在出席“互聯網+”社會扶貧論壇,見證電商扶貧戰略合作暨央企扶貧館啟動儀式時指出,“互聯網+”社會扶貧凝聚了合力攻堅的新載體,為國家社會扶貧統計監測提供了標準統一、精準高效的數據支撐。要進一步加強電商平臺扶貧屬性審核管理,推動社會資源聚力融匯,打破體系壁壘,盤活行業資源,做好扶貧商品供給側與市場需求側的有效對接,共同建設好聯結服務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和社會愛心人士、愛心企業的橋梁,實現扶貧工作新發展。

10家央企入駐中國社會扶貧網電商扶貧央企扶貧館
論壇現場,10家央企現場與中國社會扶貧網開展簽約,正式入駐電商扶貧平臺央企扶貧館。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負責人曲天軍,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劉智勇,國資委綜合局副巡視員王黎,國務院扶貧辦發展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婁峻嶺,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副會長王家華,國務院扶貧辦定點扶貧處處長周曉云等領導出席央企扶貧館啟動儀式。
據悉,央企扶貧館自9月中旬上線試運行以來,中國電子、東風公司、中國電信、國家電投、中國聯通、中核集團、中國移動、中國海油、中國黃金、中化集團等10家央企相繼入駐,已實現400款商品的規模化集采,在售商品覆蓋全國13個省24個貧困縣市,成交訂單332件(批),促成1884件商品交易。僅中秋節期間,央企扶貧館就為幫扶地區爭取到總交易額18萬元的農特產品消費訂單。
作為中國社會扶貧網與各央企一線扶貧干部共同參與建設的扶貧平臺,央企扶貧館致力于成為貧困地區農特產品品牌打造者、代言人,成為央企履行政治責任社會責任、落地中央扶貧政策的宣傳窗、活動站。通過組織農特產品“進食堂、進工會、進社區、進社群、進專柜、進渠道”,央企扶貧館貫通供給與銷售鏈,助推貧困地區改造生產鏈、提升價值鏈,實現營銷規模化、流通一體化和資源一盤棋,幫“小農戶”打開“大市場”,為定點幫扶地區優質特色商品走出深山、走進都市搭建了“快車道”。

2018扶貧日“互聯網+”社會扶貧論壇圓桌對話
論壇圓桌對話環節中,8位扶貧系統代表齊聚一堂,就中國社會扶貧網電商產業扶貧發展與“互聯網+”社會扶貧的發展提出各自看法與建議。對話代表提出,電商扶貧不僅是貧困戶實現商品交易、獲取收入的平臺,同時推出“+貧困戶”的概念,推動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合作,實現產業發展的定向化、規模化、品牌化,順利對接市場。電商扶貧將成為精準識別、精準施策,打通雙向流通渠道,促進地方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也將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推手。

10月17日新聞聯播畫面:中國社會扶貧網亮相“決戰2020-脫貧攻堅展”

電商消費扶貧和央企扶貧館受到各界關注
在今年國家扶貧日活動期間,國務院扶貧辦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辦“決戰2020-脫貧攻堅展”。中國社會扶貧網作為“互聯網+”社會扶貧發展典型,在現場展示建設運營情況。在中國社會扶貧網“互聯網+”社會扶貧展區,電商消費扶貧和央企扶貧館受到各界關注。
據悉,中國社會扶貧網電商扶貧平臺面向深度貧困地區,以藏區青稞、牦牛、南疆核桃、大棗為重點商品,推動貧困戶特色產品與市場對接。自平臺建設至今,已覆蓋全國20省148個貧困縣1850種扶貧商品,平臺個人訂單數35669,已促成200噸西藏青稞、100噸南疆大棗的規模化集采,累計為貧困地區帶來超千萬元銷售額。
下一步,中國社會扶貧網央企扶貧網將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建設開放式扶貧商品銷售服務平臺和央企扶貧文化活動展示平臺,為拓展貧困群眾穩定持續增收渠道,推動構建新時代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