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楊佳欣)日前,中國首個《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下稱《規劃》)出臺,提出要加快補齊農村民生短板。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29日答記者問時表示,《規劃》主要從三方面進一步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
一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張勇透露,隨著國家對鄉村建設投入的加大,中國農村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城鄉間地域差距逐漸縮小,部分企業開始向農村發展,但農村發展仍然存在短板,需要不斷持續加大投入,改善農村交通、物流、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條件。
二是加快提升農村勞動力就業質量。張勇表示,隨著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農村人才不斷集聚、農村面貌不斷改善,鄉村產業興旺指日可待。
三是增加農村公共服務有效供給。張勇指出,要把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放在農村。過去城里人有社保、醫保,農村沒有。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隨著“三農”投入的不斷加大,公共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養老服務等資源不斷向農村傾斜,城鄉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小,這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目標。
張勇表示,目前中國城鄉發展空間大,農村地區發展相較城市發展速度慢,中西部地區相對落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終目的是促進農業進一步發展、農民進一步富裕,最終走向共同富裕,這需要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