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對世界近視情況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近視人數已達6億,高居世界第一,其中青少年近視率占比約70%,高度近視的比例逐年上升。
成為“世界近視大國”令人啼笑皆非,也折射出幫助青少年防治近視的緊迫訴求。而如何快速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相應的護眼機制和近視預防措施,則需要企業、學校、家長以及各個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
企業:增加護眼解決方案,找到電子產品使用時長的最佳平衡點
高強度使用電子產品、不正確的用眼習慣是誘發兒童近視的重要原因。目前市場上需要以電子產品使用作為運營基礎的各大企業,應當在產品中著重體現護眼這一功能。
以K12智能教育企業一起教育科技為例,在其旗下的智能教育平臺一起作業中,就專門為學生用戶設置了三大類型的護眼模式。
首先,在通用的護眼模式中,學生每使用20分鐘,系統會自動彈出休息提示并鎖定屏幕,當學生完成規定的休息時長時,平臺功能才會恢復,在當天累計使用時長達到1小時后,學生將被限制使用。其次,通過手機中的重力感應功能,行為不規范護眼模式能夠檢測出手機屏幕的放置方向和距離,適時地糾正用戶的不良坐姿。最后,在晚上10點至早上5點、且持續使用時間超過10分鐘的場景下,夜間護眼模式將提示學生調節環境光線,并降低屏幕亮度。

一起作業平臺內的通用護眼模式
對此,一起教育科技的產品研發團隊表示, 通過此次新增的多種護眼模式,能夠幫助學生用戶在保護視力的前提下,在健康的使用環境下體驗平臺的優質內容與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學校: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增加戶外活動時長
巨大的課業壓力,與繁重的作業任務不僅會讓學生在枯燥、低效的學習方式中喪失學習興趣,更容易讓學生在長時間的用眼中損傷視力。而除了給予學生更多戶外活動時間,讓學生在大自然中放松雙眼外,提高學習效率、減少學習時間同樣可以達到護眼的目的。
來自山東省肥城市王瓜店鎮中心小學的張益強校長認為,目前市場上一些企業提供的教育信息化設備及個性化教學方式,就是一個幫助學生減負增效,緩解視力問題的高效途徑。
“在智能教學平臺一起作業上布置在線作業就像一個‘定時鬧鐘’,每次10-20分鐘的作業時長能讓孩子們免去用眼過度的煩惱,并且以趣味化的學習方式,讓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松弛有度的學習,以提升做作業的專注力。更重要的是,平臺中的Socrates智能學習系統,還能針對班里每個孩子的學習薄弱點推送個性化的習題,從而讓孩子改變原本提起作業就叫苦連天的狀態,獲得高效又高質的提升。”
家長:及時監督引導,保護視力需要防患于未然
造成青少年近視的導火索,在很大程度上都可歸結于過度游戲和娛樂下的疲勞用眼。
中科院院士焦念志指出,父母管教和良好教育的缺失,容易讓部分兒童缺乏為他們提供識別、判斷、控制網絡不利影響的外部支持。這時候,網絡游戲對他們產生的如損傷視力、沉迷上癮等負面影響可能會更大。
因此,在近視防治上,家長對青少年的監督引導也必不可少。比如,在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要及時糾正其不良用眼習慣;在孩子通過網絡游戲進行休閑娛樂時,需要合理管控時間;在使用在線學習設備時,家長也借助一起教育科技旗下一款名為家長通的APP監督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為孩子設置上網管家,縮減不必要的網絡使用時間。最后,在孩子出現視力模糊、眼睛酸澀等早期近視狀況時,應當及時就醫,平日也應多做眼保健操和定期進行視力檢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