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監管機構不斷推出政策加快合規進程,并嚴厲打擊違法平臺,合法合規的行業大勢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在監管加碼的背景下,投資人又該如何挑選平臺,實現財富保值增值呢?
今天以廣信貸為例,從規模、合規及資產三個方面簡單介紹一下挑選平臺的方法。
看交易規模
一般來說,一家正常運營的平臺,都會將平臺股東背景、成立時間、用戶規模、成交額等信息大大方方放在官網上。如果到現在,一個平臺的成交規模仍然很小,那么這個平臺要么運營時間短,要么實力差,不管是什么原因,投資人都要慎重投資。判斷成交規模的標準其實因人而異,一般來說,50億算是一個不錯的門檻了。

據廣信貸官網披露,截至2018年9月19日,廣信貸累計撮合交易額突破143億元,累計為用戶賺取利息超15億元,是名副其實的老牌優質平臺。
看合規實力
眾所周知,合規指標有許多條,投資人在判斷平臺合規性時不免頭大。今天就介紹一下怎么通過兩個指標初步判定一個平臺的合規程度。
第一個指標是銀行存管。雖然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是銀行存管確實能夠在資金安全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不過要注意平臺是否真的接入了銀行存管,簽訂了存管協議并不代表一定會上線這家銀行存管。真正上線銀行存管的平臺,在你完成注冊后,通常會引導你去開立合作銀行存管賬戶,這一條是判斷這個平臺是否真正上線銀行存管最好的憑證。據悉,廣信貸在2016年就上線了直接銀行存管系統,用戶及平臺均需在存管銀行開立單獨的存管賬戶,實現了用戶資金與平臺資金的有效隔離。
第二個指標是小額分散。《暫行辦法》規定了同一主體的借款上限,即同一自然人在同一平臺的借款不超過20萬,在不同平臺的總額不能超過100萬;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平臺的借款不超過100萬,在不同平臺的總額不能超過500萬,這也就是我們所了解的“限額令”。一般,投資人都可以通過平臺的官方網站披露的項目信息及前十大借款人數據來判斷項目是否滿足要求。通過項目詳情及平臺數據欄目,可以看到,廣信貸現在所發標的的金額及前十大借款人借款金額均不超過20萬元,符合監管小額分散的要求。

看信息披露
對于投資人來說,從信息披露數據判斷出一個平臺的數據真實性和有效性至關重要。那么如何判斷呢,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從項目標的信息披露程度入手。
對于投資人來說,除了借款人的隱私數據進行脫敏處理外,一個平臺標的所披露的其他項目信息越多,真實性相對來說也越高。平臺披露的信息越多,資產信息更透明,對投資人的判斷越有利。

隨機挑選廣信貸一個投資標的,可以看到項目詳情中,不僅包括借款人的姓名、學歷、年齡、婚姻、房產等個人信息,還包括借款人所從事行業、崗位、收入等工作信息,并且廣信貸對于借款人的資料審核情況、信用狀況、還款來源等項目均做了詳細的說明,便于投資人進行參考印證。
以上是簡單判斷平臺優質與否的三個步驟,對于新手投資人來說,可以通過這三個步驟篩選出一部分優質平臺,之后需要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網貸平臺。
網貸投資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過程,因此在不斷變化的金融行業發展環境中,投資人要不斷學習,多對投資平臺進行分析,只有自己對于金融風險有了充分的了解,對經濟規律有了獨到的見解,才能坦然應對行業動蕩,自信的進行投資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