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服務方式和技術創新角度看,消費金融大致走過了三個時代:
1.0時代,即傳統消費金融。在這期間金融服務以線下為主,資金方主要由銀行和民間借貸構成。其顯著缺點就是審批較慢、手續繁瑣,且由于征信查詢困難,大多數個人無法拿到貸款。
2.0時代,即線上金融服務。金融服務被搬到了線上,在不少貸款平臺上,信息查詢、資料提交、貸款審批都可以通過電腦或者手機完成,人們足不出戶即可拿到貸款,極大地方便了急需資金的用戶。
但是,這一時期互聯網金融缺陷也集中暴露,不少平臺僅僅是依靠互聯網短暫的流量紅利期,快速擴張圈地,而忽視了金融服務的風控核心。更有一些不合規的平臺混雜其中,攪亂市場秩序。從2016年開始監管趨嚴,互聯網金融的野蠻生長告一段落。
3.0時代,即合規發展背景下的智慧金融服務。這一階段的主要標志是政策監管不斷加強,行業加速優勝劣汰。與之同時,合規、優質的平臺,在科技方面發力,將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運用在金融服務領域,從而達到既快捷方便、又降低風險的效果。
目前,消費金融正處于3.0時代。政策監管在不斷細化,2017年網貸、現金貸等互聯網金融領域受到的監管不斷加強,2017年11月開始下發的現金貸系列新規,不合規的行業參與者大批量退出。而到了2018年,消費金融監管更強化了細則調整,這意味著在合規的前提下,消費金融開始走上正向發展軌道。
比如8月18日,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對銀行信貸提出一系列要求。還提出積極發展消費金融,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支持發展消費信貸,創新金融服務方式,積極滿足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升級型消費的金融需求。
也就是說,2017年是消費金融監管之年,2018年則進入合規發展之年。合規經營的金融服務平臺,將在行業優勝劣汰之后,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那么,在此背景下,金融服務機構該如何調整,抓住發展窗口呢?榕樹智慧金融服務平臺給出了答案:發力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以風控為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本。

一、以風控為核心
無論什么時候,風控都是金融服務最核心的要素。在榕樹貸款,這一核心被始終被放在第一位。榕樹的風控能力主要基于強大的技術能力和百融深厚的數據分析能力支持。
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用戶在榕樹平臺注冊賬號后,平臺能夠基于用戶提交的基本信息資料進行第一輪征信預審評級,實現多維度、更加客觀地對進入榕樹的用戶給予信用預判,做出用戶畫像。
風控環節上,用戶畫像的真實度越高,越有利于為平臺上各大金融機構資金提供保障。也就是說,榕樹平臺從一開始就將達不到貸款資質的用戶篩查出來,大大提高了優質用戶與平臺合作機構的觸達率和需求匹配率。
由于榕樹在流量服務之上,將風控前置,從而大大提升獲客質量,深受金融服務機構信賴。截止2018年Q2季度,已經有近100家金融機構,包括光大銀行、萬達金融、百度金融、國美金融、數禾科技、玖富金融等等均入駐榕樹平臺。同樣是Q2季度,榕樹平臺月撮合交易額已達20億,為金融機構貸款批核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3-5倍。
二、以用戶體驗為本
金融服務之所以稱之為服務,即對服務體驗有較高要求,但很多平臺往往忽略了這一點。榕樹平臺則依托精準匹配技術和產品迭代理念,真正做到了以用戶體驗為本。
首先是精準匹配。很多用戶不了解金融服務,因此面對海量平臺和產品無從下手,而榕樹則通過精準匹配技術解決了這一難題。在榕樹,用戶從注冊賬戶開始,平臺就已開始解讀其需求,通過多渠道的數據分析來為用戶畫像。
之后,榕樹再結合用戶的特點、需求和信用評級,再通過線上線下及流量平臺精準的定向方式,去觸達用戶的需求,推薦適合的金融產品。這樣一來,用戶登陸榕樹平臺,可以很便利地在貸款列表頁最顯著推薦位發現最適合自己的產品,極大地縮減了傳統金融中繁瑣的匹配流程,加速用戶和金融產品的對接效率,提升用戶的貸款和辦卡體驗。
此外,榕樹不斷根據用戶反饋,對已有產品進行迭代升級。目前,榕樹貸款APP已經全面升級到3.0版本。
全新升級的榕樹3.0通過將個性化的推薦設置與榕樹的人工智能推薦算法相結合,幫助用戶一鍵直達最適合的貸款產品,更加精準地對接和響應用戶需求,提升貸款效率,新手攻略和還款試算器,能夠幫用戶迅速了解所申請的貸款產品特性,貸款申請流程更加透明、安全。
無論時代如何變化,金融服務的市場一直都在,金融服務的模式、技術、理念也一直在升級。但是,金融服務普惠大眾的服務本質從未改變。榕樹平臺對于風控技術和服務體驗的不懈追求,來源于其對服務本質的堅守:提升體驗是為了服務大眾,加強風控,則是為了更長久地服務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