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草根路邊攤的麻辣燙,如今被商家文藝范改造,這些走時尚快餐路線的麻辣燙店鋪變得洋氣起來,并迅速擴張占領不少新興的商業體。原來的街邊小吃改頭換面,環境提升后客單價也相應提高,順應了餐飲消費升級帶來的新商機。“遠看以為是咖啡館,近看才發現是賣麻辣燙的。”

日前,從武漢青魚嘴地鐵站走出來的陳女士在該站的地下商業街發現一家名為「美冒」的店鋪,粉色與白色相間的裝修風格,店內擺了許多鐵藝裝飾,還在墻壁四周擺滿了玩偶、綠植等,氛圍十分溫馨。走進店內一看才發現賣的是麻辣燙。

記者前往該商業街發現,里面至少有3家以上麻辣燙品牌入駐,裝修大多是寬敞明亮,獨具風格又充滿小清新氣息,文藝范的店面讓人耳目一新,有的搭配色彩跳躍的桌椅,菜品區的食材也是整整齊齊一字排開。與傳統的不起眼的街邊店、馬路店那些簡易環境相比高檔了不少,就餐環境、菜品擺放等都看起來更加干凈衛生。

菜品方面,這些新派麻辣燙的客單價與傳統麻辣燙相比,也更加豐富,除了常規的菜品,還會加入魷魚、花蛤、青蛤、蝦等海鮮類,不但拉高了門店的檔次,也提高了客單價。“盡管天氣很熱,可是還是忍不住要吃麻辣燙。這家店就在地鐵站里面,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菜品豐富,葷素搭配著選,不經意就可以選上一大把,20元就可以吃到撐。”正在徐東大街地鐵站一家名為「美冒」店中挑選麻辣燙的市民陳小姐告訴記者。

記者獲悉,這些走文藝范兒的麻辣燙,大多走時尚快餐路線,選址多在商業綜合體內開店,租金雖然不低,但這類場所年輕人是主流客群,再加上顏值頗高的新式門店的出現,往往顛覆了人們對麻辣燙店固有的認知,更容易迅速傳播開來做成品牌。

據業內人士介紹,以前麻辣燙大多是雜牌軍,尚未形成品牌效應,經過裝修提檔后,立刻變得高大上了,將地攤小吃變成干凈衛生的時尚快餐,因此在全國范圍內,都是餐飲業內最為炙手可熱的門類。

武漢市餐飲協會人士介紹,由于投資相對較低,操作簡單不需要大廚,模式易于復制,麻辣燙成為越來越多創業者的首選項目。但門檻低也意味著競爭激烈,目前品牌企業正在迅速擴張占領市場,預計以后的競爭會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