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插線板市場,排在第一的是公牛,市場占有率為30%;第二名是突破電器,但它的市場占有率甚至不到3%,第一名和第二名之間差距驚人。
更驚奇的是,插線板市場找不到第三名,也就是說,插線板剩余的市場份額都被數以萬計的小公司、小品牌,甚至是大量的作坊瓜分掉了。

縱觀全球,成熟的市場模式大都具備這樣的特征:一個領域有兩三家巨頭,服務于80%的用戶,然后有很多的小公司專注做細分市場的20%。
但無獨有偶,像插線板這樣的市場,還不止一個,特別是在消費品領域,比如內衣。
據統計,中國內衣行業是個銷售額2000多億的大市場,但最大的3家廠商加起來都占不到15%的市場份額,剩下的份額被年銷售額不到1億的廠商瓜分。
像插線板、內衣這樣的市場,被形象地比喻為“螞蟻市場”,就是說,整個市場就像一塊巨大的蛋糕,被無數的小廠商分食了,這些小廠商就像是螞蟻。在被螞蟻分食的市場里,沒有大象,也就是沒有絕對領先的大企業。

螞蟻市場讓消費者太苦
螞蟻市場的特點是門檻低,低價競爭非常激烈,它非常容易出現兩個極端化現象:
第一,出現大量廉價的差品:這類產品門檻低,上手容易,所以許多小廠都在做,你便宜,我可以更便宜,犧牲品質也在所不惜;
第二,優質的產品價格過高:個別幾家產品質量好一些,因為占的市場比例太小,為了保持贏利,它只能讓產品保持高毛利。
要么貴,要么差,這就是螞蟻市場的殘酷現實。
螞蟻市場讓消費者太苦了。
消費者沒有好的選擇,巨大的需求無從釋放。以中國的人口紅利,哪怕是很多人都不值一提的小品類邊緣品類,都具有巨大的市場潛能。
螞蟻市場也是產業的悲哀。
巨大的人口和消費升級紅利,卻被遍地的“螞蟻”小廠切分掉,消耗同樣的資源,卻產出大量劣質的產品,落后產能過剩,企業卻未必賺錢,更無力為提高品質而持續投資,以致惡性循環。
顛覆螞蟻市場,要靠好的產品
面膜市場就是一個典型的螞蟻市場。
自2012年以來,面膜在中國就呈現爆發式增長。AC尼爾森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面膜市場規模約為500億左右,且這個數據還在不斷刷新,英敏特相關報告預測,一直到2021年,中國面膜市場或將持續保持15.8%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一片看似簡簡單單的面膜,其市場潛力不可限量。
但由于面膜的進入門檻低,面膜市場鮮見處于絕對市場領導者地位的“大象”,偌大的市場被一大群小而分散的“螞蟻”分食,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那怎樣才能吃到面膜這個螞蟻市場的紅利,拉開與面膜“螞蟻們”的距離呢?
首先要靠的就是好產品。
如今,面膜已經成了消費者必需的快消品,這樣的市場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關鍵是,你要做出足夠好的產品,與“螞蟻們”形成壁壘性的區隔。
因為消費者會為此買單的,始終是好的產品和服務。

作為一家護膚品OEM/ODM工廠,歐曼娜始終秉持打造安全、有效果、高品質的差異化產品這一宗旨,讓你在螞蟻市場上脫穎而出,爭食紅利。
例如,歐曼娜推出的二元面膜,就是一款極具差異化特色的顛覆性產品,讓整個面膜市場為之一新,引領市場潮流。
顛覆螞蟻市場,還要靠好的模式
在螞蟻市場上,無休無止沒有底線的價格戰,一直以來是為業界詬病的市場沉疴。而挑起價格戰的,不單只有店家,背后往往是上游的制造商。
日本有一家知名的膜材生產工廠,在與意向客戶合作之前,他首先會問意向客戶的產品銷售渠道是哪些,如果在渠道上與他已有的合作客戶有沖突,他為了嚴控渠道寧愿不合作,為的就是避免自己生產的產品在渠道中間打價格戰。
這也是歐曼娜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原則:對合作客戶進行渠道保護,減少甚至規避同廠出品所帶來的價格戰風險。
對于CS渠道客戶,歐曼娜會考慮客戶所在的區域市場有沒有歐曼娜已合作的客戶,有沒有相近價位和賣點的產品;
對于微商客戶,歐曼娜會扶持客戶扎根區域市場,讓客戶深耕區域市場,將市場做深做透。
這在業界是很少見的,但這是歐曼娜堅持的理念,一直以來也是這么做的。
不過,螞蟻市場大多是成熟的市場,面膜市場亦如此,舊有模式和思維很頑固,大家都待在自己的產業舒適區里,覺得沒有必要改變。
而要改變一種舊的模式,就意味著要付出更多,死磕研發和創新,不斷改變既有的認知。而歐曼娜顛覆性的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將為面膜市場趟出一條全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