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平平主任曾經說:“選擇醫生職業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選擇了,就必須用一生的忠誠和熱情去對待它。”
在上海強直醫院二病區收到的眾多患者感謝信中,一封來自云南的信件讓人更加感動,女孩小雪用她不太熟悉的語言寫下了這樣一段深情的話:“在我生命最絕望的時候能夠遇到汪主任,對我而言真是‘絕處逢生’。汪主任是上海強直醫院的醫生,也是在這個強直領域的優秀專家。在我飽受疾病反復折磨的病痛之苦時能遇見這樣的一位大專家簡直三生有幸!……”
小雪是一位云南農村的孩子,從十四歲開始,髖關節和膝蓋出現疼痛,嚴重的時候行走困難,當地醫院無法做出明確診斷,小雪內心無比凄涼,覺得今生無法正常生活而經常暗自落淚。因為病痛,對于今后的人生既期待又恐懼。果然,在高二的第第二學期疼痛又發作了,通過親戚介紹來到上海,汪主任通過給小雪認真仔細的醫用紅外熱成像和微循環檢測,診斷為強直性脊柱炎,汪主任為了給她制定更精確的診療方案,特邀院內會診組委會專家為她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診療方案。在幾次治療后,小雪已經恢復正常人生活,每天散步、吃飯跟正常人一般。2兩個月后,小雪行走自如,生活不再受影響。小雪說:“非常感謝汪醫生為我治療了多年的頑疾,汪主任是我的救命恩人。”
坐在我們面前的汪平平主任非常很愛可親,臉上的笑容真誠暖化人心。他在門診診治慕名而來的患者經常一天達到30余人,每次都超過了預約人數,看著遠道而來久等一天的患者不忍拒絕,常常在在晚上6、7點結束門診。“人命至重”充分表達出醫者對待生命的態度和尊重。他每天都是高負荷的工作,對每一位患者都給予春天般的溫暖,無論是年輕的莘莘學子還是背負生活重擔的農民工,汪主任尊重每一位患者,用心與患者交流,竭盡全力救治患者,用大愛撫慰患者受傷的心靈。醫院是社會的窗口,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如何,關系到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作為一名臨床一線醫生,汪主任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宗旨,工作中處處以病人為中心,并教導下級醫生,要有同理心、要學會與患者換位思考,因此深受病人的信任和尊重。
汪平平,從事風濕免疫學研究及臨床工作20余年,對于強直性脊柱炎、風濕病等具有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倡導多學科聯合治療體系治療強直性脊柱炎,認為病根未查明是強直性脊柱炎病情復發的根源,治療時結合抗復發檢查能使療效事半功倍。從醫以來,成功救治多名重癥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2016年受邀參加《醫生來了》欄目組錄制!